资源网

簋街作文8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08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条街,它叫簋街,街上卖的大多奶奶曾为我做过的美食。

幼时,我总爱扯着奶奶的衣襟,缠着她为我做好吃的。她总会先笑着抹去我嘴角的口水,转身却会做好,瞧,桌上有一盘黑糖麻花。

每次吃那麻花,我总觉得有些硬,奶奶说,那是液态的黑糖有些凝固了。我会先咬上一口,哼唧一声,再吧唧吧唧地吃起来。黑糖甜的有些发苦,但也掩盖不了它真正的滋味——甜。那麻花是淡棕色的,奶奶说那是因为炸的时间长了,麻花单独吃起来是很好吃的。麻花麻花,一定有芝麻。小时候有些“歧视”白芝麻,总觉得白芝麻扁扁的,没有黑芝麻圆润又饱满。麻花酥酥的,其实我并不太喜欢吃麻花,因为麻花本身挺油腻的,炸久了,就更腻了。我喜欢嚼黑糖,一口下去都是黑糖特有的苦味,再嚼嚼,一股香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尖荡漾开来,久久不散。

我有时候挺好奇的,为什么我喜欢吃的东西大多都与芝麻有关?回忆起小时候与奶奶挑芝麻的时光啊,我就又想起了一种很平常但很特别的食物。

“白面皮儿沾芝麻,油锅之中炸一炸。”可猜到是什么了?没错,是麻叶。

麻叶制作很简单,先用擀面杖把面皮擀至薄如纸片,再撒上一小撮芝麻粒,最后放入油锅中炸熟即可,刚出锅的麻叶脆脆的。我会端上一盘麻叶,一杯茶,一本书,悠哉一下午。

上小学之前,常常能吃到奶奶做的各种各样的美食,麻叶却是我的最爱。它是我记事后,奶奶为我做的第一种食物。

还有一种令我记忆很深刻的食物,打卤面。

“打卤汤和清面,香飘十里街。你要是来尝一尝,准把那汤儿全喝光。”这是奶奶当时教我的“打油诗”,虽然散乱不成章,倒也挺真实。刚出锅的肉汤浇在如白色缎带的宽面上,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正值小葱茂盛时节,择上几根小葱,切成小段,放在面上。这些翠绿的小葱段多么惹人怜爱啊!最后再切上几块白嫩嫩的水豆腐,配上芝麻,一碗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打卤面做好了。那时候啊,面刚盛好,总会不怕烫的吃上一口,爽!

簋街上还有一种很神秘的食物,便是姜糖,不过这种东西我并不是很喜欢。

记得以前每次淋着雨回到家,奶奶总会从柜子里拿几颗姜糖,放在我的手心。撕开透明包装袋,放入嘴里,一股特有的味道顿时钻入我的鼻子,又辣又甜。每次吃,我会慢慢地把姜糖塞进嘴里,然后两只眼睛假装不在意的瞥着奶奶的身影,一看奶奶不注意我,就迅速地把它吐到纸上,两手一团,“咻”地扔进了垃圾桶。呼,真是太难吃了!

簋街只存在我的幻想中,但簋街中的食物都是我记忆中的味道。如今我因学业忙碌,许久没有好好尝尝奶奶的手艺了。

奶奶我想你了。

风轻轻地吹来了,思绪便又飘回那还在小学的日子里,那段与祖母一起走过的童年。

印象中,祖母并不适合烹饪。祖母会做的菜也不多,大约只有炒、蒸、煮之类的菜品,但她仍然为我换着花样。因此我小时候的每餐都与别人不同。但我仍乐在其中。

炎热的午后,鸣蝉在树上唱着响亮的歌。六岁的我已经上了幼儿园,好不容易盼到了暑假,却还有作业。不过毕竟年少,作业自然也不会多。没过多长时间,我便扔下作业与同伴疯玩去了。傍晚,孩子们踏着斜阳回家了。

回家后,祖母端起一个小碗走过来,我不记得那时祖母说了些什么了,只知道我喝了一口便又吐了出来。因为那是寡淡无味儿的,那时只喜欢吃糖或甜的东西,于是那绿豆汤的味道,便是我儿时最厌恶的味道了。

多年以后,我渐渐长大,那碗绿豆汤已经被我淡忘。直到有一天祖母再次揭下了它的面纱。

那也是一个夏天,一个特别炎热的夏天。鸣蝉仍不知疲倦的在树上唱着。只是季节未变,鸣蝉未变,变得是这沧桑的岁月。祖母白发又多了我也长大了,作业也更多了。九岁的我正写着作业炎热的风吹过,不由得让正在写作业的我厌烦。不知从什么时候,祖母已在我身后,为我摇着扇子。

我仍流着汗,我知道祖母看见了。她起身去了厨房。不一会儿,她端着一个碗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她说:“休息一下吧。”说完,把碗递给我来,我接过祖母的碗喝了一口,一股清香在口中蔓延。我惊呼一声:“绿豆汤。”祖母笑着点点头。这个味道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我便想起了儿时那个最讨厌的味道,以及幼稚的儿歌。

这个炎热的夏季,我竟喜欢了儿时最讨厌的绿豆汤了,而儿时的厌恶已经完全消失。

岁月是无情的,常常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溜走。似水亦流年,这样的岁月经不起我们的不经意。绿豆汤是甜的,浓浓的亲情在我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