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坐在窗前,看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太阳光照耀在大地上,照耀着世间万物,照在我的脸上,阳光没有颜色,闭上眼睛,却能感受到暖暖的阳光,感触到她的温暖。
就今天我早早的起床了,静看太阳爬上山头,因为今天我有一个想法,我要去学找阳光,找到她,捉住她的尾巴,和她谈谈我自己的心事,问问她:“我怎么样才能变成一束阳光”。
我踏上了寻找阳光的旅途。
森林里,小草告诉我,阳光来过这里,她扶起路旁的小树,带走了月季花上的蚜虫,她唤醒了大家;田野里,麦苗告诉我,阳光来过这里,她唤醒了农民伯伯,开始了一天的劳做;大街上,小树告诉我,阳光来过这里,她带走了汽车刺鼻的尾气,带来了沁人心脾的芳香,唤醒了环保卫士,带走了街道上的垃圾,带来了孩子们阵阵欢声笑语。
我环顾四周,但是还是没有找到阳光。
我去了好朋友安妮家,安妮是一个盲童。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去找阳光的原因,安妮天生失明,我为她抱不平。其他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快乐的游戏。为什么她不不可以。
我每天都回来找她,陪她说说话。当我告诉她,我一无所获时,她说:“不,你收获了许多,你就像一束阳光,谢谢你每天都来看我。”
原来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在我家门前,有一颗高大的核桃树。每当我从树前经过时,都能回忆起奶奶在阳光下,提着沉重的水桶,给树浇水时那佝偻的身影。
春天来临,万物苏醒之际。一场春雨过后,门前的核桃树就长出细小的鹅黄色叶子,枝干犹如柔美的少女,脱颖而出,拔出了那细长而柔软的枝条。
微风拂过,叶片之间发出“沙沙”地声音,在春的伴奏中摇曳着。奶奶那弱小的身躯和高大的树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奶奶手中握着小铁铲,身子向前一弯,又向后一仰,正在给树除草呢。夕阳照耀大地,照耀着她的背影,显得格外长。
入夏,奶奶则一周给核桃树浇一次水,每次提水,都是一周辛苦的工作。经过奶奶不懈地努力,辛苦地浇灌,培育,核桃树长得枝繁叶茂,分外高大。
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绿树成荫,给人以美的享受。奶奶每天下午,都会站在树下,等着我放学回家。渐渐地,核桃树冒出了豆大的,丰盛的果实。圆得似十五的月亮,小得像闪闪发亮的铜币,精致而又可爱。奶奶时常站在树下,扇着扇子,沐浴着温暖地阳光,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过上一段时间,我再观察,核桃已经有手掌心那么大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远望。看着嫩嫩的,绿油油的核桃,垂涎欲滴。一天,奶奶拿起竹竿,一鼓作气,竹竿在空中一闪,发出“咻咻”的声音。一个个滚圆的小核桃,就犹如一个个顽皮的孩子,蹦跳着就下来了。我迫不及待地砸开绿皮,拨开褐色的坚硬的外壳,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奶奶就是家中最粗壮的顶梁柱,无论刮风下雨,都不能击溃她,又好似门前那颗高大的核桃树,坚韧而又挺拔。
有那么一颗树,陪伴了我的童年。奶奶就犹如这颗树,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生。树如人,人如树,一样地美好,一样地质朴,一样得使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