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爬山一样,会面对种种的挑战,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我们哭过、笑过、痛过,在经历过这些酸甜苦辣后,我长大了。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我疯狂地跑回家,打开冰箱,顺手拿起了一根冰糕,猛吃了一大口,瞬间清凉充满了整个身体。当我吃得正欢的时候,发现冰箱里面一个冰糕都没有了,我跑到了厨房,对正在做菜的妈妈说:“妈妈,冰糕没有了,你快去买吧!”“我正做饭呢!”妈妈说道。“可是家里没有了。”“你去买吧!”“你是在开玩笑吧,妈妈,我才7岁。”“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做许多事了,你要学会独立自主,以后才能干许多的大事。”妈妈温和地对我说。我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我拿了20元钱,到了超市,超市阿姨对我点点头说:“小朋友,这么小就来买东西啊,我儿子都9岁了,还不能自己出门呢!你要买什么呀?”我支支吾吾地说道:“我要几个冰……糕。”“那你跟我来吧。”
我跟阿姨走到了冰库,随便地挑选了几个,阿姨温和地对我说:“一共十六元钱。”我把兜里的钱给了售货员阿姨,拿着找回的零钱,拎着雪糕就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觉得在那一刻,我长大了。
我终于可以独立自主买东西了,让我懂得了生活独立并不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题记
又是一年端午节,望着桌上散发着清香的米山般的粽子,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位漫步于江岸的诗人,想到了那句飘荡在中华民族上空两千多年的诗句,想到了那颗万世敬仰的、激励着华夏子孙不断前行的灵魂……
诗魂
他一个人独行于江岸,蓬散着头发,忧愁憔悴,所有的心事似乎都攒聚于眉眼间,拧成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结,长须随一身白衣飘飘。仰头看天,向苍穹发出呼号,满腔心事顷刻间发泄……何为天意?天意要贬我与此地吗?天意要灭我大楚吗?问君问己问天,心中的怒火喷涌而出,似百十个洪亮的喉咙发出一致的声音,一气呵成。一首《天问》震撼江河,气贯长虹。这一百个发自内心的疑问,是诗人在漫漫长路中,在苍茫天地中,上下追求探索的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华民族的“诗魂”!
志士
悠远的汨罗江,江上笼罩着一层朦朦胧胧的雾气。远方出现一个白点,那是一叶扁舟,一位鹤颜苍发的渔翁静坐于船头,左耳系着鱼钩,右耳倾听着山河万物。
他听到了远处的百十声发问,他看见了这个楚国百姓敬仰爱戴的三闾大夫,他劝这位满腔忧愤的诗人:“世间皆浊,你何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呢?众人皆醉,你何不与他们一醉方休呢?”可是他只听到一声长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我又怎能让浊秽玷污我的清白呢?”是的,怀王已死,襄王执政,子兰迫害。如今,国已亡,心已碎,你绝望了……
你纵身投向汨罗江,这生命的弧度,是你最后的抗争,纵然无奈,却是另一种光华万丈、永垂不朽的美丽!你是坚强不屈地“志士”!
史册
这道生命的弧线,定格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定格在汨罗江边的巨石旁,定格在永垂不朽的史书上。从此,中华民族的灿烂长河中增添了光辉的一页,炎黄子孙的心中镌刻下了一位爱国爱民的诗人形象,后世子孙们有了一个内涵丰厚,富有诗意的节日——端午节。这是一个凄凉而又悲壮的故事,但它却铸就了一个美丽而伟大的灵魂,并将永远载入华夏民族两千多年的史册中,烙在万千中华儿女的心中。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的耳边又传来了你的呼喊声。望着餐桌上飘香的粽子,心里一遍遍念着你的名字。屈原,你的诗作流芳千古,你的精神亘古绵延,你的美丽灵魂永远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