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个周六下午我都要去李老师的作文班,那里每次都会有着不一样的作文,不一样的乐趣,然而使我最快的是写完作文到楼下玩沙包。和我在作文班里五位同学和两位老师一块玩,这是我最难忘最快乐的事。
玩沙包必须有两个人在两边扔沙包,剩下的人在中间,不要被沙包打到,一旦被打到就会自动出局。如果中间有人接住了沙包就可以让出局的人回到“战场”上。如果是两边扔包的人接到彼此扔过来的沙包,场地中间的人就不能动了,就可能被打下场。
这就是我们玩沙包的规则。但有的时候会把沙包扔到车棚上,拿不下来就必须回到作文班了,尤其是作文班的“黄金组合”扔上去的几率非常大。有一次两个沙包都被他们扔上去了,然而这对黄金组合能打中很多人。记得还有一次,我们几个刚上场就被他们“秒杀”了,那一局应该也就一分多钟吧!我们特别不甘心。
每当想起在作文班扔沙包的游戏,我的心里就非常开心。因为那短暂的课间,什么烦恼都没有了,虽然只有短短30分钟,但是这无与伦比的30分钟里带给我的快乐是无限的。
是谁在教室里用嘶哑的声音,拼命地讲课?是谁在漆黑的深夜里不怕熬夜,辛勤地批改作业?是谁在办公室里忍受饥饿,不辞劳苦地看着同学们背书?当然是令我敬佩的语文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正如孔子所说“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从不感到厌倦,教导别人也从不感到疲劳。也如孔子那样,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记得那是一个清香袅袅的早晨,我急匆匆地跑到教室,生怕晚了一分一秒,都听不上语文老师讲解的津津有味的《论语》。到了班里,我赶紧掏出了《论语》,便开始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不一会儿,老师便走进教室,开始教授新的内容了。
那天我记得清清楚楚,老师教的是《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语文老师教的那句“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语文老师告诉我们,意思是士人如果留恋安逸,那就不配称为士人了。之后,语文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许多道理。然后,语文老师又说了一句:“生而怀乐,不足以为生矣。”这句话是老师根据《论语》加以改编的,他告诉我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小学生如果天天想着吃喝玩乐,就不配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顿时,我不禁反思,我有没有那样做,如果做了一定要改过来,这句话也使我一生受益。
老师如一支蜡烛,不停地奉献自己;老师如一本书,教给我们许多知识;老师如一名园丁,养育着我们生长。在我的记忆里,语文老师是最令我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