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敬佩的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周恩来。周恩来是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九四八年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中央副主席。
而我为什么敬佩他呢?接下来我就细细为你们来讲一讲吧!
周恩来12岁的时候,来到了大伯的家乡,周恩来刚下车,大伯就对周恩来说:“周恩来,来到这里,千万别得罪那些洋人。”周恩来迷惑不解,刚要问大伯,大伯就说:“别问那么多,明天是周六,你还是好好的休息休息吧!”
周六,周恩来背着大伯和几位同学来到了租界。一看,租界灯红酒绿,街上也是车水马龙一片,有豪华的汽车、宾馆,还有抽着烟的洋人,那些洋人趾高气扬,显得非常的高傲。
这时,周恩来看见了巡捕房门口围着许许多多的人,周恩来挤进人群一看,原来一个妇女的丈夫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而中国人的警察不但置之不理,反而凶狠地让这位妇女走开。周恩来看不下去了,就回家了。
周一的时候,校长来到周恩来班里,问:“同学们,你们是为什么读书呢?”同学们纷纷回答,有的同学说:“为了赚钱而读书。”有的说:“为了父母而读书。”……校长看见了周恩来坐在自己的座位里不发一言,就让周恩来回答,周恩来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连连夸赞周恩来。
我非常敬佩周恩来,我以后也要向周恩来学习,向周恩来学习为祖国而读书,为祖国的振兴而读书!
舞台上,灯光聚焦在一个穿着粉色连衣裙、坐在钢琴前的小女孩身上,台下的嘈杂声渐渐小了下来,好像都在期待着小女孩的表演。在小女孩的手中,这88个琴键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充满了色彩。
瞬间,雷鸣般的掌声充满了全场。小女孩的双手紧紧地攥成拳头,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下躬,就匆忙地跑到台下去了。
这是小女孩唯一一次在这么多观众面前弹奏钢琴,这次,她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那个小女孩,正是六年前的我。那时的我,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喜欢外出看风景,出去和伙伴们玩耍,却偏偏被父母扔在练琴的“囚牢“里。我也经常因此而感到不公,我不明白为什么总是要用休息时间来练琴,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不需要这种痛苦。依稀记得在钢琴前坐了两个小时,不停地练习同一支曲子的痛不欲生。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地走出了琴校,只有我还在上课,整个屋子里回荡的都是混合着琴声与节拍器声的枯燥、无味、不和谐。
那时,我不懂得弹琴带来的乐趣何在。
但在这次比赛过后,我感到了弹琴的魅力,不断练习,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同,更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自己。自那以后,钢琴进一步地潜入了我的世界。
我与钢琴的缘分就好像命中注定一般,缺它不可。钢琴使我放松,当我的指尖触碰到琴键的那刻,紧张忙碌的学习状态立刻会得到放松,就像在上面自由地跳舞。
我喜欢钢琴,就像喜欢风雨过后的彩虹,五彩斑斓;我喜欢钢琴,就像喜欢野花丛中最浪漫的一朵,妩媚动人;我喜欢钢琴,就像喜欢夜空中的繁星,璀璨夺目。
有时,我对钢琴的热爱已经达到了痴迷,弹着弹着,甚至忘记了吃饭的时间,享受那琴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节奏;或者,前一秒还是睡眼朦胧,不一会儿就清醒过来了。为了练琴我心甘情愿地献出休息时间,好似“衣带渐宽终不悔“一般。
钢琴,陪我走过了11个春秋,它陪伴着我从困境中走出,从痛苦中挣扎出来,它犹如我的知心朋友,陪着我从一个只会把情绪写在脸上的小女孩蜕变成多姿多彩的蝶。
钢琴,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它的故事还没结束,它犹如我生命长河一般,流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