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它孤单单地生活在一位老人的厨房里。老人舍不得吃它,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有一天,老人在他家的后花园里挖了一个坑,他想把这个苹果埋到自己家的地里,苹果想:我要是被埋到了地里,不就永远看不到光明了吗?那比待在老人家里还要孤独吗?苹果趁机从老人手里跑了出去,跑到了一条人行道上。
苹果滚啊滚啊,它遇到了一位年轻人,年轻人好奇地说:“苹果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我只是想来看看外面的世界。”苹果回答道,“呆在厨房里无聊死了,一个人都没有,非常孤单,所以我想出来转转。”
年轻人说:“要不要,我带着你去一个地方玩啊!”
“不,我要靠我自己的努力,到我想去的地方,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苹果说。
苹果滚啊滚滚,到了一个软软的,湿湿的地方,四周软软的,他感觉好舒服,眼皮越来越重,他睡着了。
夏天过去了……
秋天到了,天空澄净高远,云飞啊飞啊,太阳温暖地照着大地,阳光从树梢中撒下来,好像是有人在地上撒了一把碎金一般。微风吹过,叶子“沙沙”地叫着,果园里到处散发着果实的香味。
苹果醒了,苹果睁开眼睛,它感觉自己长高了一大节,突然发现自己不是苹果了,而是一棵高大粗壮的苹果树了,树上还结出了许多果实。
苹果不再孤独,它开心地笑了。
今天,我们学习了被誉为“世界童话大王”——安徒生笔下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讲述了在大年夜,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因为没有挣到钱而有家不敢回,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安徒生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不满。
以前,我以为童话都是美好的,直到我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才知道童话原来也可以这么悲惨、凄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读到这儿,我不禁潸然泪下……此段中“谁也不知道”代表没有人关心她,两个“幸福”的意义也不相同,第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代表小女孩死后再也不用忍受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真正幸福了。这两个“幸福”看似美好,实则悲惨。温暖、食物、快乐这些于我而言,唾手可得;而小女孩却只能通过死亡来获取!她是多么可怜啊!
我十分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同时为自己生活在这么美好的时代感到庆幸。就拿大年夜来说吧。我们的大年夜(除夕)处处张灯结彩,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家家赶做年菜,还有喷香的卤鹅、重口味的血蚶和无比鲜美的鱼。到了晚上,家家观看春晚,其乐无穷,处处弥漫着幸福的味道。这应该就是小女孩向往的天堂吧!
感谢安徒生爷爷,让我了解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也让我知道了今天的生活多么幸福。我出生在一个最好的国家、最好的时代,但好日子不是天赐的,习主席曾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奋斗,让好日子一代一代传下去,永远不要让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社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