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们南浦小学的“春游日”!我早早地就来到了南塘。
班主任林老师给我们每组一张研学单,我们便出发了。我们组看了研学单,上面有三站,分别是:拍三处南塘风光、去美术馆和数字馆,另外还有放风筝。
我看了看,提议道:“我们先去”印象南塘“吧!”
“好!”组员们一致同意。我们很快就完成两站不同的任务,便找了一处比较热闹的地方,开始边画风筝边吃零食,当我们吃了许多零食时,终于把风筝画好了,便去草地上集合了。
来到了草坪,我们组的林嘉炯就开始放风筝。他带着风筝跑来跑去,好不快乐。可是风很调皮呀!眼看风筝都快飞起来了,突然一阵风吹过,风筝像一只挂着线的小飞机,飞上飞下。突然,“哗啦”一声,咦,怎么了?说来好笑,林嘉炯把风筝挂在一颗树上了。大家看这挂在树上的风筝,像泄了气的皮球,想拿却拿不下来,只好去找张老师帮忙。我和郑张涵把张老师叫来了,张老师只是一伸手,风筝就掉下来了。
我沿着石板走着,春天的公园郁郁葱葱的小草、“哗哗”作响的清泉,仿佛看见了一棵颗柳树姑娘把溪水当作一面梳妆的镜子,溪水像绿玉带一样缓缓地流着。
这次春游研学可真够好玩的,我还没玩够呢,老师就叫我们集合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今天,我们学习了被誉为“世界童话大王”——安徒生笔下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讲述了在大年夜,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因为没有挣到钱而有家不敢回,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安徒生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不满。
以前,我以为童话都是美好的,直到我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才知道童话原来也可以这么悲惨、凄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读到这儿,我不禁潸然泪下……此段中“谁也不知道”代表没有人关心她,两个“幸福”的意义也不相同,第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代表小女孩死后再也不用忍受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真正幸福了。这两个“幸福”看似美好,实则悲惨。温暖、食物、快乐这些于我而言,唾手可得;而小女孩却只能通过死亡来获取!她是多么可怜啊!
我十分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同时为自己生活在这么美好的时代感到庆幸。就拿大年夜来说吧。我们的大年夜(除夕)处处张灯结彩,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家家赶做年菜,还有喷香的卤鹅、重口味的血蚶和无比鲜美的鱼。到了晚上,家家观看春晚,其乐无穷,处处弥漫着幸福的味道。这应该就是小女孩向往的天堂吧!
感谢安徒生爷爷,让我了解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也让我知道了今天的生活多么幸福。我出生在一个最好的国家、最好的时代,但好日子不是天赐的,习主席曾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奋斗,让好日子一代一代传下去,永远不要让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社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