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呼兰河传读后感8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88

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灰色的笔调,平静的叙述,暗淡的画面……把我带入一个小城——呼兰河。

书中作者萧红给我们看小城里的人屈服于传统,迷信,愚昧,麻木,甚至于残忍。作者不留情地鞭挞他们,可是也同情他们。

书一开始就交待了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就是戏剧大舞台,车翻了,马陷了,猪闷死了,于是人们忙着抬车抬马。有人说拆墙,有人说种树,但未有人说去填坑。也可见这些人是多么愚昧,不知变通,不知顺应社会,顺应天意,这是小城人的悲哀,也是当时社会现状。作者鞭挞他们不去改变现状,同情他们思想被限制。

书中有一个小孩曾掉入泥坑,是学校校长儿子,人们认为是因为学堂建在龙王庙里冲撞了龙王所以降罪于人。因此甚至有人不想让自己孩子上学。可见人们过度迷信,并且在最需要接受教育开放思想的时候不重视教育,说明人们屈服于传统,愚昧无知。也写出他们思想闭塞的可怜与悲哀。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胡家的团圆媳妇。她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小女孩,本应是最活泼,天真的年纪却已为人妻,被婆婆虐待,吊起来打了三个月只为让她听话,可以说生不如死,如囚犯一般。更是生病后人们用各种偏方,各种跳大神虐待她,甚至让她在开水中洗澡,洗一次昏一次,虽看她可怜却无人愿意帮她解脱。最后痛苦凄惨地离开人世。可是婆婆只心疼她自己的钱。作者将人们迷信、愚昧、麻木、残忍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表达了对团圆媳妇的同情,批判了当时恶浊不堪的社会风气。

其实小城里的人生性不坏,只不过在这样社会风气下铸就了这样的他们。

团圆媳妇,王大姑娘,冯歪嘴他们的悲剧都是封建迷信思想,麻木冷漠的社会风气造成的。呼兰河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呼兰河传》用灰色的笔调,平静的叙述,暗淡的画面描绘了当时黑暗社会,用司空见惯的故事批判了封建礼教,社会风气,麻木冷漠的人性,读来让人唏嘘感叹,心情久久不能自已!

3月10日,那个清晨,我第一次来到这个欢乐世界上,那是我还是那么稚嫩,那么可爱,身上一片嫩绿,一根根细小了个绒毛身上绣,就是可爱至极。

3月21日,每天让我一生难忘的,那天我和平常一样,静静的晒晒太阳,一忽然看见一个小女孩,他心灵可爱,我不禁看过去。他忽然发现了什么,眼神一亮,缓缓的走了过去。什么他盯上了我的好朋友小花,我想起了大树爷爷说的:人类会将花儿采掉,不一会儿又扔到一边,让他自生自灭。小花快跑!在一边的小花,正想着在阳光的照耀,没听见,我在一边大叫。嗯,小花发出了一身惨叫哦,把眼神离开,害怕的捂上了耳朵,从那以后我怕了死亡。

5月12日,啊,我们生命力最强的时刻已经来了。我们的书上有鸟儿们作家,暑假还知道黑狗吐的舌头,路边的小草青绿,生命力顽强,一边坐着一对老人,老妇女在一边扇一边用手抚摸着她心爱的小狗,一旁好像是他们的孙子,在阳光下打着篮球,一片和蔼的画面。

9月20日,我的一些运气不好的小伙伴已经凋零了,我开始和他弟聊起了死亡是什么,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10月13日,我已经苍老了,整棵树也只剩下我这一个叶子了,死亡可怕吗?大地。死亡�D�D只是用你自己去,让下一代生活,你的出生也是你上一代凋零了,你才活了过来。没错,大地,我是躲不过去的,冬天就要来了。我奋力一跃,离开了大树,渐渐的失去了意识。

第二年,一个同样的地方,一片同样的树叶,生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