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体育弱者的我,对于那些体育好的人甚是羡慕。而我最羡慕的那两个人就是我们班体育最牛的人:我们的体育委员闫一飞和体育健将韩雪丽。
先说每天晨跑吧。他们俩一个站在我前面,一个是我们班领队。两圈过后,我就已经气喘吁吁,腿脚发软,后几圈通常是靠着毅力跌跌撞撞地跑完。可他们俩精力却还是很充沛,呼吸匀称,两腿向前迈出时轻松随意的状态让人嫉妒。
在运动会上,闫一飞参加1000米赛跑。站上起跑线,前一秒还在嘻皮笑脸的男生们,下一秒却都是严阵以待。哨声响起,他们像一群“野豹”冲了出去,闫一飞不紧不慢的迈着大长腿,紧跟在第一名后面。在最后二百米时别人都已经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拼尽吃奶的劲奋力提速,他还是晃晃悠悠不紧不慢的跑,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卖力的喊着“闫一飞,加油”,“闫一飞,超过去”,他好像没听见,那速度让的我们班的同学急得直跺脚。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谁跑第一就给谁一百块钱”,他往喊声的方向瞅了一眼,总算是加快了步子,全力冲刺,飞快的越过前面的同学,然后一直领先,第一个跑到了终点。跑到终点后,他甩了一把汗,问“一百块钱呢?”众人哄堂大笑,原来还是个财迷呢!“本来我想最后一百米再加速,听到有一百块一激动提前加速了。”他还在那儿拽呢!
在运动会上韩雪丽报的是立定跳远和三级跳。立定跳远,她气定神闲的轻轻一跃,像一只小鸟落到了沙坑里,两米,大家一阵惊呼,在我们学校,女生跳过两米的可就只有她了,第一非她莫属了。三级跳时,她后退十几米,摆好起跑姿势,两腿有力的交替蹬地,两只胳膊优美的前后摆动,到起跳线时,她用力蹬地,一、二、三……身体在空中画了一个美丽的大长弧,“哇……”大家惊呼,原来,我们学校跳远的沙坑,是在水泥操场边的草坪上挖的一个长方形的坑,倒上沙子,不是多么标准的沙坑,三级跳的起跑线是临时用粉笔画在水泥操场上的一条线,老师没想到有人会跳那么远,画的起跳线不够远,她直接越过沙坑落到了对面的草地上,真让人怀疑她的腿是不是移植了斑羚的腿!唉,悲催啊,与她同场竞技的人只能努力争第二了。因为每人跳三次,后两次成了她的表演跳,沙坑成了她独有的舞台,只要听到沙坑边传来最响的掌声欢呼声,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是韩雪丽在跳远了。“韩雪丽,好好练,以后上体育特长班!”老师都情不自禁的在夸她呢。“好。”平时风风火火的她竟难得的露出羞涩的笑。
这就是我们班两个体育牛人,名不虚传吧!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小时候熟读的诗句,把黄鹤楼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去,今年暑假,抓住假期的尾巴,我决定让母亲带我去武汉一睹黄鹤楼的风采。
我一口气爬上蛇山,黄鹤楼就在眼前了。夏日晴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显得高大雄伟。抬头看去,黄鹤楼有五层高,每层都铺盖着金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大门牌匾上“气吞云梦”四个镀金大字,流露出庄严的气势。这真不愧是“天下江山第一楼”啊!
我迫不及待想深入地探寻一番。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白云黄鹤》的壁画。画上一位老道士手拿竹笛,骑着黄鹤直入云霄,下方是仰头张望的人群。看着那老道士,我仿佛听到那悠扬的笛声,想到那个关于“黄鹤楼”的传说:相传有一位姓辛的人在此地开了一家酒馆,曾分文未取地招待了一位衣着简陋的老道士半年,老道士为了报答他,临走时用橘子皮画了一只仙鹤。仙鹤只要听见拍掌声,便会翩翩起舞。于是有许多人慕名而来,辛家酒馆生意兴隆。几年后道士回来,辛家让老道士带走仙鹤,便有了壁画上这老道士骑鹤远去的一幕。为表达对道士的感谢以及纪念他,辛家人用所赚的钱建造了黄鹤楼。这也就是现在的黄鹤楼。
我继续向上,在观看了二楼展览的历代黄鹤楼的仿真模型后,到达第三层。刚踏上第三层的最后一个台阶,我便看到了《文人荟萃》这大型壁画。13位唐宋诗词名人的形象同时扑面而来,有李白、有崔颢、有岳飞、有白居易、有陆游……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一起饮酒作诗的热闹场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我忍不住背诵起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千古名句,跟随着他们一起感受着这黄鹤楼的千古风情。
因急着想体会登顶黄鹤楼的感受,我很快登上了第五层。这一层同样也有巨大的壁画,把长江波涛汹涌的景象和黄鹤楼兴废变迁的历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眼前。我挤过拥挤的人潮,走到栏杆边上,视野顿时变得开阔起来。楼下的千禧吉祥钟正声声敲响人们美好的祝愿。俯瞰周围,林立的大厦错落有致,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远处的长江大桥静静地躺在长江上,宛若一条长龙。我的思绪瞬间便从遥远的唐宋穿越回到了现代。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楼下的钟声,感受着风吹过耳边的清凉,此刻的我没有李白的怅然不舍,也没有崔颢的浓浓乡愁,取代而之的是登高望远、俯瞰四周所带来的神清气爽。
时代变迁,经济发展,黄鹤楼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黄鹤楼却还依旧巍然屹立在蛇山上,它如同一位老者,见证着这一切,并将它向我们娓娓道来。
倚靠在栏杆上,我闭上双眼,静静地聆听着由黄鹤楼所带来的融合了古典与现代、诗化与美意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