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读懂垂杨作文8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63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杨柳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自古,人们送别总要折柳写柳,不过,如何懂柳?

我曾一度以为,离别必是悲伤的。

记得一年寒假临末,我们准备从老家返回,已经订好了火车票,上面写着2月15日00:36,起初谁都以为还有一天时间,其实那时已是14日晚,我们看错了票的时间。最后不知是谁反应过来了,喊了一声,大家这才手忙脚乱地收拾起来。老爷本已睡下了,但还是用竹竿儿似的手臂撑起虚弱的身子,看着我们乱作一团。姥爷并没有开口,往日操心的心也没有躁动,他就坐在床上,仅此而已,直到我们背上行囊真的要踏出家门时,他才有些慌了。我跑到床前跟姥爷说:“姥爷放心,明年我再来找你玩,你好好地等着我啊。”姥爷笑着点点头,眼中尽是不舍与无奈。上了火车,我坐在窗边,即便车中有暖气,但看着外边的鹅毛大雪,心里没来由的,一阵凄寒。

此一别,便成永别,再回去我已见不到姥爷了,他终于没能守住我们之间的约定。那时我就想,离别呀,真是一道狰狞的伤疤,烙印在人心,灼痛难忍。这垂杨,死气沉沉。

但现在我觉得离别也可以是愉悦的。姥姥在珠海住了一段时间后,到了炎夏,耐不住这边的湿热,想去烟台大姨妈那里玩玩。

临行之前,姥姥去超市大肆买了一通,说是要带到火车上去吃。

该走了,姥姥抱着我和姐姐一顿亲。她踮着脚尖,粗糙的双手捏着我的脸,一双眼睛弯成了月牙,可爱极了。在大姨的一再催促下,姥姥这才转过身去,却仍一步三回头,直到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

我揉着脸上姥姥捏过的地方,心里暖暖的,原来离别也可以这么的温暖。姥姥才刚走,我就已迫不及待半年之后的再见面了。

回到家,看到角落里的那些零食,是姥姥买的,她除了一袋桃子,什么也没拿走,不言而喻,这些都是留给谁的啦。

一株垂杨,绿意洋洋。

我觉得我读懂了别离这株垂杨,这人世中别离大大小小,但无论别离的结局如何,其伊始,就是《基督山伯爵》中的最后一句话:等待和希望。

1978年至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40年,是前进的40年,更是变化的40年。

漕湖村,我妈妈的故乡。在70年代,80年代,行走的路几乎都是羊肠小道,路面泥泞,走路非常不方便,一踏下去就是一个很深的脚印,整个路面都是坑坑洼洼的。顽皮的小孩常常跑着跑着就摔了个狗啃泥,脸上,衣服上,手上,鞋子上都经常脏兮兮的。夏天的时候,挨家挨户没钱买空调,傍晚,日暮。总会有阵阵凉风吹过来,那时,村民们成群结队从家里拎上竹椅,围在一起唠家常,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看着顽皮的孩童们跳皮筋,斗鸡,跳房子,编花篮……那时候的房子都是砖瓦房,没有油漆,没有地板,只是一排排砖块拼成的地面。你总会看到田里有不少的农民,他们带着用细麻绳编制的斗笠,手上戴着纯白工作手套。大人们耕种呢,小孩们摘豆耳朵或者观察昆虫。有时会有人来村子上放电影,清一色黑白、革命。步履蹒跚的老人都会饶有兴趣地观看,更别提小孩子了,当时每家每户几乎没有电视机,小孩子们每次听到这个消息,都会上蹿下跳,迫不及待地去看。当时象征着有钱人家的是凤凰牌自行车,谁家要是买了一辆,必当全村都为之惊叹,全村都会议论,老至八旬老太太老公公,小至五六岁小孩儿。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了属于她的春天,村庄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泥泞的路面变得平坦光滑了起来,羊肠小道也仅剩几条了。一台台网络机顶盒的普及,一座座平房的建起,一块块田的分配。在改革开放后,全面小康已经降临在我们漕湖村,汽车也没有那么稀少了,衣穿住行也不用愁了,改革开放改善了生活,但是农家人的那颗朴实无华,节俭的心不会随着时代的推移所泯灭。

家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党。我们要铭记党的教诲,要铭记是党所给我们的美好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