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的人,是我的妹妹。
眉毛如同弯弯新月,虽淡却细长,眼睛像星星般眨啊眨的,瞳仁黑得发亮,像黑曜石一样亮晶晶的,闪着神采。殷红的小嘴像成熟的樱桃。一笑起来,眉眼弯弯,脸蛋红扑扑的。这便是她了——我的妹妹。如此讨喜的脸再加上不时冒出的俏皮话,怎能让我不爱她呢?
可我并非一开始就这么认为。事实上,从前你若问我最讨厌的人是谁,我一定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我的妹妹!”从小到大,我俩就战火不断,这可能与我俩年龄仅相差五岁有关。每次相处不到半小时就能吵起来,见面不到一小时就能打起来。妈妈天天问我:“丢不丢人,还跟妹妹争斗,你是姐姐。”可我觉得不丢人,这能赖我吗?
比如说,每天早上的时间多么宝贵,可谓千金难求。我刚起床,她就抢先一步去洗手池边刷牙洗脸,把我晾在一旁。要知道:她八点钟才上课,我七点二十就算迟到,还跟我争抢位子?哎!看你小,姑且不与小人争吧,我先去换衣服。终于洗漱完毕,我俩坐在饭桌前吃早餐,好不容易消停一会儿,这时候她开始讲废话了:“姐,你看这个手链,上面有个公鸡……我最喜欢吃的东西是饺子…”我听得太阳穴突突直跳,自动屏蔽她的骚扰,直到我要出门上学的时候,她还唠叨:“姐,你的红领巾戴了吗?热水装了吗?钥匙拿了吧?”
我终于忍无可忍,“嗖”地冲出家门,可门内的“麻雀”还在那叽叽喳喳,真叫我恼火。心想:真是热馒头都堵不住她的小嘴巴。
这张小嘴巴除了能说,还会吃。她的爱吃也是有目共睹的。瞧!嘴角边的那个“小黑点”就是最好的证明——好吃痣!有时会把自己吃到积食,后果就是当她说话时我不得不捏着鼻子——那味道实在太难闻,就像下水道一样。可她自己却喜滋滋:“治疗积食的药也很好吃耶!”真是被这“吃货精神”所折服,我和爸爸每次都这样说她:“把你吃东西的劲头用在学习上,准是年级第一。”
最可气的是,每次她闯了祸总是我背黑锅。看!打破杯子后立马闪个没影,我收拾狼藉时还被臭骂一顿,真是比窦娥还冤!
妹妹,我的亲妹妹,难道你除了会吃,就是和我争、跟我唠叨,还有让我背黑锅?无数次吵得不可开交后,我忽然想,你就真的没有优点吗?细想之后发现:你每天早上的唠叨使我从未忘带过东西;你有什么好东西总会给我留一份;每次背锅后你总会给我道歉,并赔上你心爱的小玩意儿……哦,原来你这么对我,是在乎我,关心我,真的爱我!我猛然醒悟。
妹妹,我最爱的人是你,你最爱的人是我吗?
从“阅读”到“悦读”
“阅读”好似一个生硬的词语,使人想到的,是捧着书,面无表情的看着。尽管脑海中的情感是多么丰富,也只是“阅读”。而“悦读”呢?什么叫“悦”,是快乐,美好,享受的含义。其意思也就是快乐地读书。它,有着“阅读”中没有的“享受的微笑”,有着一种趣味的,七彩的阳光。这是“阅读”中没有的。真正的“悦读”,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加上体验,加上品味,加上享受,还有加上快乐。
仔细回想,我好像真没有家长逼着读书的经历。很自然的,妈妈给我买书,我就看书。当时对阅读也不是特别清楚,只知道哪本书好看,哪本书乏味。四五次后,妈妈了解了我的兴趣,便指定买书了。所以,我认为,家长首先把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更好。
再大点,我的书架上便有了一些深奥点,我不喜欢的文学名著,那密密麻麻的字,一点图画也没有,花个两天草草翻完就扔一边去了。后来,我在书中读到:“什么书都要读的,那些图画藏在了文字里。”真的吗?我等妈妈再次买回叶圣陶的《稻草人》时,我用心地读进去了,那种感觉真美好,我无法比喻……但我开始并不打算把我那第一本“讨厌”的名著《水孩子》再读一次,也许我对那本书潜意识中已是一种小恐惧了吧?到一年后我才真正读了一次,当时的感觉肯定没有第一次读《稻草人》好,所以,我又悟了个道理:不要第一次就对一本书特别反感,试着走进去。
其实我认为阅读不仅要有文学作品,也应有一些古文,像文言文,长篇古诗都是很好的。我尤其喜欢白居易的《长恨歌》。我为了推广,多次在班上提过。白居易在诗中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原来这句千古佳话出自这首诗,写得妙极!这是我的第一感受,之后我对古诗的好感也大大提升,现在,我也对古文也有了极大的兴趣。
就这样,我形成了阅读的习惯。
应该说,意识要学会“悦读”的是在一段事情极多的日子里。我整天心烦意燥,书捧在手中也静不下心来,满脑子的东西,一会蹦出个数学难题,一会儿跳出个征文,过一会儿一篇未完成的小品剧本又在脑海的彼岸招手……我脑袋里像两根织毛衣的针,却织得横一段,竖一段,乱七八糟,我觉得自己要像气球一样泄掉了。某日,我突然发现手头很长时间不碰课外书了,我立刻起身,捧起了一本书。这次,我知道,我走进书里去了,顿时身心一阵轻松,脑海中已不再有杂念,好长时间没这样享受了,过了一个多小时,我把手中的书放下,精神愉悦,做事也麻利了许多。仿佛刚才生了病,看书是最好的“灵丹妙药”。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刚才书中说道:“放松心态,把不喜欢的事当成夹心饼干,吞下去,怎么吞?那就要端正态度,端正思想啦!”也许这就是品味,实践吧!
读书也带给我了很多荣誉。比如什么作文比赛什么的。我总会积极参加。每次写作,我都并无特殊的感受,只想着书中精华之在,冶制自己的笔墨文迹罢了。但是,我在想,我真的像别人眼中,别人口中所谓的:“真会读书”,“真会阅读”,是这样吗?其实,没人比我更清楚自己,我只不过是书读多了点而已,而真正到“悦读”的地步还差远呢!所以,我认为,我应该多从读书中品味,提取精华,并且把读书当成轻松自在的事。像在品味我那深爱的巧克力,去用心品味它的甜苦柔滑,细细思索着它的细腻情感。再慢慢地咬着小块小块,懂它的欢乐与柔和,倾听它的童年乐趣,和高雅的异境。品读它真正的甜意。我想,如果真的“品”完这块富有智慧结晶的巧克力,那还真要一段经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