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候,有时心情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觉生下来就是个错误,为什么母亲要把我生下来受罪,所以我老以为心情不好都是母亲带来的。
一次放学回家后,没有做语文作业,第二天语文老师狠狠地批评我,并把我母亲叫来,可以说老师是指着鼻子骂我,我瞪着老师,老师也瞪着我,母亲只是在我身旁抱着我,什么也没有说。
开车回家,我坐在后座,大骂: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活成这样还不如去死!我捶打着母亲的座椅,扯她的头发,她只是静静地开车,默默忍受着我对她做的一切,什么也没有说。
回到家我把书包扔到沙发上,抬起脚狠狠地蹬在进门的一块玻璃上,玻璃碎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但还没有掉下来。我盯着镜子里恶心的脸,涨红了,喘着粗气,多少个恶心的脸也盯着我,我更生气了。母亲只是看着我做的一切,什么也没有说。
我突然想起是谁把我生下来,遭这种罪,我将气撒在母亲身上,打她,她也不还手,踢她还不还,骂她,她也不还。
她就那样盯着我,慈祥的目光中有什么在闪。我就瞪着她,面对面,只听见我喘粗气的声音,慢慢地声音小了下来。世界如此安静,我似乎能听见母亲心跳的声音,如此沉重,像在山谷中的叹息,幽远而深沉。那声音像一只温暖的手落在我狂跳的心脏上,它慢慢安静了下来,慢慢地,慢慢地,母亲的眼泪已涌到了边缘。当我心跳慢下来的时候,它落了下来,滑过苍老的脸,滴在粗俗的手背上,也落在了心中平静的水面,涟漪向四周括静,久久不能平静。
玩,是人的天性。玩,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钥匙;玩,是塑造性格,丰富情感的向导。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玩,是一种别致的学习,只有会玩,才会好。
我也喜欢玩,以书为玩伴,以书海为游乐园,与书玩耍,是那么惬意,生活便充满了情趣,丰富而又迷人。
我喜欢古诗词那时而清泠时而欢快的音韵,那凄婉而动听的词牌名,玩诗词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仿佛感受到了作者曹操博大的胸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好像看见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个清幽的小院似乎又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更体会到了李后主国亡被囚的深深孤独……而变幻无穷的词牌名,更是使我陶醉,或仙气飘然,或清新可爱,“巫山一段云”“青玉案”“斗百草”,哪个又不让人痴迷?每个课间都是我与好友们的一场大战——词牌名飞花令。互相学习,何不乐乎?不知不觉间,感受诗词的韵味——这独特的玩法带给了我多少乐趣?
我还酷爱与名著嬉戏。余华的《活着》,就似朴素而跌宕的史诗,一个沉重的悲剧,文字简洁而有力,直抵人心;杨绛的《我们仨》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耐人寻味;刘慈欣的《三体》构想深邃,叙事宏伟,逻辑严密,感情丰沛,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品读好书,会让自己正能量满满。这样子的玩,难道不是益处多多吗?
书这个玩伴,丰富了我的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开阔了我的眼界。与我共享人世间的美好,体验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咸。我,又怎能舍得离开这个让我获益匪浅的好伙伴呢?
以书为伴,乐在其中,这样的玩,才算会玩,真正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