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流淌在时光里的小食堂作文8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30

白色的墙,银灰色的水泥地。构成了村里的公共食堂,食堂不豪华,很简朴,承载了我欢乐的回忆。

小的时候,在奶奶小小的房子里吃完饭,等奶奶洗完了碗,夜幕降临了,外面的知了也唱起了歌。奶奶总会带我到食堂去玩耍,食堂前偌大的空地十分热闹,女孩子跳房子,男孩子玩弹珠,奶奶与隔壁老伯谈论村中的趣事,当小伙伴玩累了,坐在台阶上休息时,我总是意犹未尽。

我会面对他们,背着双手,装模作样地清一下嗓子开始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这时,其他爷爷奶奶便会停下讨论,看向了我。当看见小伙伴们眼中闪着光时,我便会停下来,卖一个关子。一个故事讲毕,奶奶总会发出爽朗的笑声,极力为我捧场,伙伴们总会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我,我也十分享受这种被簇拥的感觉。

在那无忧无虑的日子里,食堂是我们的乐园。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与父母搬到了镇上住。食堂也进行了翻修,门前建起了几个娱乐措施,有滑梯、秋千、翘翘板……门口那儿,还多了一个公告栏,贴着村中大大小小的告示,空地周围也种起了绿植,生机盎然。

村里的红白丧事,重大节日,人们都在这里聚集。这里有离别的伤感,有成家立业的责任感,也有重聚时的欢喜……食堂渐渐成了村民的感情寄居所。

清明节,父母带我回到故乡。那些在外拼搏的人们陆续回来,聚集到这个食堂。时光荏苒,食堂的娱乐措施已经有些老化,村委建起了一个篮球场地。去扫墓前,村里会自发筹钱,在食堂里吃饭。幽暗的厨房乒乒乓乓的响着锅碗碰撞的声音,水槽里的青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案板上的鱼还在活蹦乱跳。几个妇女坐在小板凳上剥蒜切姜,几个壮汉娴熟地颠着锅。

穿过厨房,我来到了大厅,头顶上的风扇在吱吱作响,大人们卸下平时的疲惫,在这个小小的大厅里谈天论地,小酌一杯。

他们不再有平时的盔甲,隔壁老伯同自己在外工作的儿子讨论近况,讲到动情之处,老伯流泪了;叔叔见到了故友,眸子里闪着光,嘴角不住地向上扬;村西的奶奶看见女儿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子,脸上的皱纹笑得挤作一团。我坐在父亲旁边,吃起饭来。太阳落山,橙红色的光映在人们的笑脸上。

吃完饭,妇女们用水冲刷着水泥地,粗糙的水泥地在时间的冲刷下,变得越来越平滑,白色的墙也沾上了灰色的污渍。但食堂还是一如既往的美好,那旧日时光里的快乐在我们心里,永远不会褪色。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了。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在我的家乡江南苏州算得上是一个隆重的节日了。每逢端午节,每家每户都会按照习俗在门上挂上青翠的艾蒿,洒上黄酒,驱除蚊虫,孩子们的脚踝和双手上缠五颜六色的丝线,据说这样可以辟邪,求得平安。对于这样的习俗我是不太懂,因为我已经被那美味至极的粽子馋坏了。粽子有枣子馅,红豆馅,蛋黄馅……可我最最喜欢的却是肉馅。

绿绿的粽叶包裹着拌好作料的软香糯米,再加上一块美味的肉粒,放入蒸锅里蒸上个把小时,粽叶的清香伴着肉味阵阵的从锅里溢出来,闻着这个味总会让我垂涎三尺,忍不住的咽口水。粽子蒸好了,剥开绿叶,肉露出了头,一股香气扑面而来,狠狠的咬上一口,再细细的咀嚼,那滋味真是耐人回味,美味至极。记得小的时候,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只有端午节才吃粽子啊?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节!”妈妈抚摸着我的头,温柔地说:“傻孩子,端午节吃粽子是因为一个人——屈原。传说啊,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了贵族的强烈反对,最后因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慢慢流传出来要吃粽子的习俗。”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那浓郁的香味却始终充盈着我的全身。

吃完粽子,到了晚上就该看游船了,这是我的家乡和其他地方用赛龙舟来纪念屈原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在夜晚把一条条小船装饰上各种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有苏州特色的各类丝竹,再以各色彩灯点缀,在江南夜晚的小桥流水间缓缓的行驶,那流光溢彩为古老的水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人们三五成群的来到游花船的河流边,有的站在小桥上,有的趴在河边的围栏边,调皮的孩子甚至爬到树上,来晚了的人只好在人群中踮起脚尖使劲往里探脑袋,就怕错过了这美丽的游船!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有传统的习俗,有飘香的粽子,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游船,还有那让人永远铭记的家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