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别名春梅,自古以来,都是诗人们赞颂的对象。像毛泽东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陆游的“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以及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类诗句不胜枚举,在我看来梅花更像是迎接春天来到的可爱精灵。
初春的下午,阳光和煦,暖还寒,我和妈妈慕名踏访了西郊梅园,一走进梅园,各色梅花并撞进眼帘,满树的花朵灵动、俏皮,像春天里顽皮的孩童。它们粉嫩、饱满、不娇不媚,散发出让人无比舒服的清纯可爱,金黄与粉红相映成趣,逆光看去,花瓣竟然是透明的。
它是那么吸引人,让我不由自主地去爱护它,哪怕实在忍不住,想去亲近它晶莹润滑的花瓣,也是小心翼翼地抚摸,生怕它受到伤害。
其实,梅花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试想如果不够坚韧,它如何能在狂风中坚持?如果它不够顽强,它如何能够顶着料峭的春寒开放?
远看那梅花像雪,像云,走近梅花,又一阵浓香袭来。梅花独特的幽香深深吸引了我。即便凋零枝头,也留下似有还无的芳香。她的朴质与素雅,也不是常人能所及的。
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不被它那种不畏寒霜,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临霜的雪梅,真真切切的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的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吗?
梅花,我爱你!我要像你学习,做一个质朴、坚强的人。
时间飞快从我眼皮子底下溜过,转眼间我的小学生涯已过了五年,但现在想起五年前的场景,我仍是历历在目。
五年前,我和读书订下了一个约会。
记得那时候我还不爱读书,甚至一看到书就头疼,多亏了妈妈给我讲了许多又有趣又好玩的小故事,我便听故事入了迷。当我问妈妈是怎么知道这些故事的时候,妈妈便告诉我,那是从书上读到的。于是,我的心中便扎下了“我也要读书”的想法。就这样,我有了我的第一部图书——《舒克贝塔历险记》,从此开始了我与读书的第一次约会……
那是一本50页左右的薄书,印着彩图,文字也被压缩的不能再简单,但我却像着了魔似的,一拿起它就再不能放下。我用了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全书,回想一下,觉得此书真是精彩,于是,又读了一遍……一遍又一遍,我又想知道接下来故事会怎么样,就这样,舒克贝塔的全套来到了我家。
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将郑渊洁系列的所有图书都一览无余了,接着又把目光投向了曹文轩。读着他的书,我体会到了无穷的快乐,同时,我也感到惊讶,曹文轩是如何写出那么多具有魔力的文字的?我什么时候也能像他一样写出优美的文字呢?在这种念头的鼓励下,我一口气读了《青铜葵花》、《狗牙雨》、《马戏团》、《草房子》等书籍,我和读书的这场约会依然在继续……
在书籍的帮助下,我冲出了围困万千的“童话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名著。呼风唤雨的姜子牙、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勇双全的杨家将、精忠报国的岳鹏举、率直忠诚的黑旋风、腾云驾雾的孙悟空、八面玲珑的王熙凤……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伴随着一本本有趣好看的书籍,跨进了我家的大门,印入了我的脑海中……
妈妈见我读书的兴头蒸蒸日上,便趁热打铁,决定每天晚上都搞一个小小读书交流会,环节大体为:推荐图书、交流感受、辩论得失。在交流会的推动下,为了战胜妈妈,我不但读我要交流的书籍,还主动阅读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就这样,我的阅读面越来越宽广,知识的储备也越来越丰厚……
现在,我对阅读依然如此痴迷,并希望我和读书的这场约会能够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