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8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34

作者李鸣生所著的《飞向太空港》一书主要讲述了:中国航天人用‘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的‘亚洲一号’卫星一事,记录了中国航天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

读完之后,我被中国航天人们的精神品质所震撼。在那个年代,我们的条件是多么的艰苦,我们所面对的困难说是‘天灾人祸’也不为过。在‘人祸’方面:别的国家在卫星制作方面对我们实行封锁制度,但我们并不服输,在航空领域的‘泥坑’中摸爬滚打。就这样摸索出了我们的第一个卫星‘东方红一号’以及‘长征’系列的火箭,实现了我国在航空领域零的突破,证明了我们的实力!不仅如此,因为当时我们的科技落后,资金短缺,所以一些科技大国对我们不屑一顾,导致我们四处碰壁。经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好不容易得到一些国家的肯定,却因为一些国家在背后使坏使我们错失了打入国际市场的良机。

在‘天灾’方面,因为在最初修建发射场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极多,在我国专家们的多次讨论后,将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西昌作为了修建发射场的地点,但因为西昌四周群山环绕,所以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在一次百年难遇的泥石流中,发射场的一些部分遭到了严重的损坏,但基地的官兵们齐心协力,将半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仅仅用了一个半月就完成了,这种工作效率令我钦佩!中国航天人正是通过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亚星’才得以成功发射;在运送升降平台的路途上不少官兵为此牺牲。因为大山封路所以卡车无法安全通过,得知此事的各地群众齐心协力聚集起了大量的炸药,炸开了大山,护送着卡车安全的通过了葫芦崖。看来‘亚星’的成功发射同时也离不开全国群众的努力!

遇到困难,却不消极,也不怨天尤人,而是努力的去克服。21世纪的到来使我们中国的航天力量再上一个阶梯,步入世界前列。而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要传承中国航天人的珍贵品质,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生活中总是有许多的人值得我们敬佩:冰清玉洁的护士,救死扶伤的医生,不怕困难的解放军叔叔。但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最敬佩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他就是我的舅舅。

他已经在工作了,可他每天依旧努力在学习。

有一次舅舅发过来一个视频,是他在滑雪。我好羡慕他能滑雪,就自言自语说:“舅舅真好,还能去滑雪,不像,我每天要做好多作业,还要上课,都不能像他那样玩,等我读大学了,我也要像他那样玩个痛快!”

妈妈听到我的话后,就告诉我:“舅舅很努力的,他每天都读一本英文书来积累自己的英语词汇。”“我才不信,有本事拿朋友圈看看。”我不以为然。

妈妈打开了朋友圈,我看了看,竟然每天都有读书的记录。突然,我看到有一天缺了一次记录,我心想:这么快就坚持不住了,果然不出所料!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要我继续翻,我往下一看,突然看到在凌晨几点的时候舅舅发了一条记录,并告诉我们实验做晚了才发迟了。

我心里不禁想:做实验做得这么晚,还要坚持看书,发朋友圈。如果是我,早就会上床睡觉了,他竟然还能坚持下来,我不由得对舅舅升起来一股敬佩之情,难怪他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要他为榜样,我要向他学习,考上我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