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和什么对话作文6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43

浓、淡、湿、干,手执狼毫,在宣纸之上勾勒出黑与白的世界。与墨对话,品味那独属于墨的文蕴。

磨石成液,砺炼而生

从书架上取下一方砚台,再从盒子中轻轻拈出一块墨石来,放在砚台,倒入些许澄清的水,便开始研磨。边倒边加,在轻磨慢碾中,那石块便成了汁,阳光将清风挤进来,擦过液汁表面,掀起淡淡波纹。

我心中不禁思考:墨本是凝了的,为什么会有本是黯淡无光的石头,历经碾压后,竟蜕变得如此深邃而又光鲜啊?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百炼成钢”的原因罢。

与墨对话,我明白了“砺炼使人成长”。

阴鉴之液,香远益清

用一挺狼毫,轻浸墨汁,而后提起笔,闻到一股独属于墨的气味:浓而不重,香而不扬,似君子一般,自己散发着自己的香气。

心中似有灵犀,任由香逸入胸腔,不由赞道:“好香呀!”突发奇想,想测试一下香气能飘多远,结果,远了,反而更觉清幽。

“这应该就是君子、古仁人之得吧!似莲一样,香远益清。”心中不由得暗忖。而那墨似能明我心中所想,竟自己泛起了涟漪,似在回应。

与墨对话,我领悟了“品行端正,香远益清。”

下落笔墨,情思悠悠

终,下笔,墨顺着笔的指引,在那素缟洁白的生宣上,留下道道痕迹,笔锋凌厉,一气呵成,一挥而就。一幅楷书的《上阳台帖》完成了,墨静静地等待着风把它的水分给带走。

看着这一幅作品,又是暗想,不知那古代的酒仙剑客,在书写此帖时,是怎样的心境,或是畅快爽然,抑或只是在压抑情感?或许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真正的向往吧……

墨黑如一洞,使我怀古,想从这洞中一窥古人的情思,这是我与墨的对话,也是与文化的交流。

与墨对话,获益颇多,品味不已……

“昨天老师还在问我什么是希望,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相信希望这种东西,但现在我相信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当地球即将毁灭,韩朵朵几近绝望,面对世界,面对众生,面对未知用发自内心的声音呼唤全球人们共同拯救地球,追求希望。希望之光照亮绝境,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地球在那一刻延续生命,在未来的旅途中还是艰辛,但我相信希望将伴随全人类一直前行。

希望是什么,我在寻觅。滚动鼠标,轻点键盘,那个手握铅笔,清亮的眼眸向前方的大眼睛女孩又出现在我面前。她——就是希望工程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苏明娟,她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家境贫寒。崎岖的上学路上,她早披星晚戴月;严冬腊月里,冻裂的小手认真书写,绝不马虎;如豆的煤油灯光下,她刻苦学习,奋笔疾书。荒芜的大山,贫瘠的土地让她早早地感知到了求学的学易,她明白知识就是希望,是她走出大山,改变大山的希望,风雨阻不住她求学的脚步,饥饿击不垮她追求的信心,大眼睛女孩是我奋力逐梦的力量源泉。

十几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在大学校园的道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筛出斑驳的倩影,映出一个自信前行的女孩,明澈的眼神依然是饱满希望,她就是长大后的大眼睛姐姐苏明娟。

走在繁华的街头,在穿梭的人群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我的叔叔,我的叔叔很忙,和他一起吃饭的机会不多,可几乎每次与他一起吃饭时,总是一个电话过来,起身就走。

“你们先吃,我有事得先走了”话音未落,人已走远。

我曾好奇地追着他的脚步问:“叔叔,你不是说在休假吗?干嘛这么急?”

“生死攸关,非去不可!”他的话调坚定有力,像一座雄伟的山毅然挺立,让人依赖,给你安稳。

叔叔是救援队志愿者的一员,紧急的电话都是救人生死的命令,也给生命的希望,他们让山里迷路的驴友安全返回,让遇困的轻生者,有了生活的希望,也把丧命山林的人送回家……每次他逆行的身影总是那么坚定,那宽厚的背影渐行渐远,在他的前方,有一束光,一束希望的光,正照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回家路!

逆行的身姿最美,这一群群可爱的人,用一束束关爱的光芒,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们以希望,给了社会以温暖!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它记载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史。回望那段凄风苦雨,黑暗如铁烟的历史,回看那座曾经被鲜血浸透城市,回想那35万个生命被侵略者凌辱残害!我们的心在滴血,有一个声音在胸口激荡:“中国将走向何处?”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同仇敌忾,杀出一条血路,走过绝望,我看到了民族独立的曙光,更看到了民族复光的希望。

什么是希望?希望是久旱降临的甘霖,是冲破沉沉黑暗的阳光,它集结自信,坚毅和悲悯,用敢叫日月换新的的豪迈,永不回头奔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