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仔细地打量着人间,桃花绽开了粉红的笑脸,燕子在屋檐下呢喃,还有那河岸的柳树也发出了小小的嫩芽。
还记得那首诗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一下子把我们的思绪带往春天。
河岸两旁的柳树开始抽出细细的枝条,枝条上长出了许多小“花苞,”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个机灵的小“脑袋,”过了几天,这些小“脑袋”就变成了一颗颗鹅黄色的小“麦粒”,要不了多长时间,它们就会长出密密麻麻的叶子。有风吹过,这些枝条随风而舞,鸟儿见了,也唱起动人的歌谣。
柳树不仅美丽,而且会带人孩子们无穷的快乐。
放学了,小朋友们从校园里飞跑出来,丢下手里的书包,采来三四根柳条,编起了柳帽。男孩子戴在头上像战士,女孩子戴在头上像一个绿色的皇冠,有的孩子还把它做成了一支柳笛,吹奏起悦耳动听的音乐。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美丽的柳树,它的生命力也很顽强,我不禁对它产生了敬佩之情。
与窗为伴
窗,一个多么不起眼儿的字,可能会是某些人口中不经意提起的话题,但在我看来,有窗陪伴,我总会快乐的成长。
幼年时,哇哇大哭的我,转向外面,透过那个窗,我看到奶奶在洗菜,嘴角扬起微笑,像小太阳般温暖。奶奶看向我,满脸爱怜,那个窗成了我和奶奶心里的秘密。
因体弱多病,奶奶让我呆在房中,而我唯一的兴趣就是看着她剪窗花。奶奶找来一块大红布,一刀一刀地剪着,剪完之后,贴在了窗户上,像两片晶莹的雪花。手放在上面,窗户是凉的,心却是暖的,窗打开了我心中那个封闭的通道。
那天,考完试我又站在窗前,看着它,自上而下都是那么明亮。奶奶年岁已高,但还是不停地操劳着,也许是因为窗的隔离,她显得那么苍老,动作也很迟缓,看着看着,我的视线模糊了,有液体在脸庞滑过。透过一扇窗,我看到了奶奶年岁已大,也看到了我的青春在奶奶的陪伴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进入初中以后,因为作业繁多,很久都没有站在窗前了,看着那个曾陪伴我无数个日子的窗,已中涌满感激。
奶奶已经走了,去了很遥远的地方,我轻轻地走到窗前,窗花还在,只是再也没有一个注视着我的目光。
春天来了,桃花正悄悄地开放,窗被柔和的阳光包裹着,我不自觉地走近窗台,一下子被外面的景象吸引了。奶奶走了,窗还在,窗外的事物还在,就像曾经奶奶的陪伴,安静而祥和,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