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苏轼曾写:“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终于,我来到了这貌若西施的湖边。
漫步苏堤,两边栽着碧绿的柳树,嫩绿的青草,还点缀着小花。当时正值初夏,天色微热。我手持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纸伞,走到湖边,将手伸入水中——啊,多么轻柔的浪呀!轻轻抚摸着我的手,多凉爽,多惬意!
过了一小会儿,我站起身,凝视着西湖。微波荡漾,金灿灿的阳光洒在湖面上,好像为它披上了一件闪着金光的外衣。瞧,它多明呀!明得很有美感,明得很可爱,明得令人心醉。有人认为西湖太静了,我却认为它静的很优雅。你看,在微风中不急不躁,不紧不慢地涌向岸边,触岸时发出轻微的“哗——哗”声,很柔和,像个文静的姑娘。
湖是很美的,岸上的景物也不逊色于它。草是略微成熟的绿;柳树是碧玉一般的绿;整齐的灌木丛是深绿;三叶草丛是浅绿……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还绿的不单一,令人赏心悦目。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西湖,你真是风景如画!
在我家附近,有一位修车的老人,我经常路过他的修车铺,却从没有和他打过招呼,有时,甚至忽略了他的存在。
一日,我和同学在小区里骑自行车,我遥遥领先,骑得正起劲儿,突然脚下一滑,感觉十分轻松,紧接着就听见“哗啦”一声,我连忙刹住车,回头一看,我的车链子犹如一条全身乌黑的蛇掉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唉!真倒霉,关键时刻掉链子。我认真地找到散落的那些零件,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才好。对了!附近不是有一家修车铺吗?我咋把他忘了呢?我摸了摸口袋,拉着同学准备去那修车。
我们来到了这家修车铺,老人正埋头修理着另一辆自行车。它穿着一件破旧的大衣,手上的手套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他修车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把那辆车修好了。我上前一步:“爷爷,我的自行车链子断了,你能帮我修一修吗?”“好,没问题!”说话之时,我清楚地看到他那脸上的皱纹,以及刚才修车时流下的汗水。
老人接过车子,拿出放在车筐里的链条和零件仔细地看了看,起身向修车铺旁边一间狭小的房间走去,哗啦啦的一阵响动,老人回来时手里多了一把尖嘴钳子。他捡起断掉的链子,不一会儿就连接起来,装到了自行车上。看到车子这么快就修好了,我高兴地说:“谢谢您,爷爷!多少钱哪?”“五块!”他头也不抬地收拾着地上的工具,接着又修理别的车子了。我犹豫着摸摸口袋,只掏出了3块钱,他笑笑说:“没事,3块就3块吧!”
那一刻,不知怎的,我竟有一丝微微的感动,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天寒地冻;无论风雨交加,还是大雪纷飞,他都在那里,在那个修车铺为人们修车,他是我们所熟悉的人,可我们却从来都叫不出他的名字!他是陌生的人,可是他的面孔却深深地记在了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