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微风轻轻地吹拂着脸庞。在这气候宜人的季节,我和爸爸妈妈进行了一次最适合的郊外活动——放风筝。
到达目的地,广场上已聚积了好多放风筝的人,我们迫不及待拿出自己的风筝,准备开工。首先是组装风筝,这种细活可不适合我和爸爸这样粗枝大叶的人,于是心细如发的妈妈就当仁不让了,不一会儿,妈妈就整理好风筝了。接下来就是放飞风筝的体力活了,这是咱家“飞毛腿”爸爸的专长。只见爸爸一手托着风筝,一手拿着风筝线轮,奔跑起来,一圈又一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咱家的企鹅风筝就稳稳当当的飞上了湛蓝的天空。它和鸟儿玩耍;它在白云上画画;它向风姐姐道谢!
这时,我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从爸爸手中抢过风筝线轮,自己放起来,爸爸教我风筝线要不停的拉一拉,再放一放,这样风筝才会飞的更好。我仰望天空,此时,天上的风筝已经不计其数了,各种风筝千姿百态,应有尽有,我恨不得也飞上天空,和它们一起自由自在的飞翔呢!
就在我看得入迷的时候,爸爸妈妈喊我回家了。果然,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期待下一次再来!
星期六到了,又该上马老师的快乐读写课了。一想起那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我就不由得兴奋起来。可是,教室的走廊里静悄悄的,往日同学们的欢笑声和热闹的场面消失了。我迟疑了一下,赶忙快步走到门口——铁将军把门。难道是我记错了时间?看看表,没错呀。我焦急地转来转去,不时地望望走廊尽头的楼梯口,盼望马老师的身影立刻出现。
终于传来了脚步声,仿佛拨开云雾,见到了阳光,我心头一亮,急忙向前迎去。可是走来的却是一位阿姨。她说:“马老师去外地开会了,这周的课暂停。”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呆坐在长椅上,回想起上周课堂上的情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对话描写。”说着,马老师把“对话”二字写在黑板上。
平时,老师常说我作文里的对话描写不生动,这回我可得好好听听。
马老师给大家读了一个片段,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一段对话,文中的妈妈劝孩子不要吃糖,可孩子却撒起娇来,妈妈被磨得无可奈何。马老师一边读,一边模仿妈妈的语气:“孩子,吃糖对牙齿不好。”然后又学着孩子的模样,撅着嘴,摇着身子,说:“不嘛不嘛,我就要吃,就要吃!”同学们都被逗乐了。
这时,马老师严肃起来,加重语气说:“记住,对话描写要做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只有这样才会生动形象。”我豁然开朗,我过去写作文从没注意过这条要求,人人说话都是一个腔调,怪不得不生动呢!
那天,我的课堂作文得到了马老师的表扬;今天,我还攒着劲儿要施展才华呢,可是……
我失望地站起身,恋恋不舍地望一眼教室的门。还要等一个礼拜才能见到马老师,我真希望时间过得快些,再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