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年味,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万象更新的景象,年味是林伯渠的“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热闹非凡的气氛,年味是范成大的“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其乐融融的气息……
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起床帮爸爸妈妈贴春联,挂灯笼,我一会儿撕双面胶,一会儿帮他们看有没有贴正,忙得不亦乐乎。我扒着窗户往外一看,哇,大街小巷挂满了彩色霓虹灯和红色的小灯笼,笔直的马路上一片红,从远处看,彩灯就如繁星点点镶嵌在空中,宛如红色巨龙,让人目不暇接。
过年当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妈妈准备年夜饭,舅妈擀面皮包饺子,我也跟着学包饺子,虽然看起来简单,包好却不容易。双手洗干净,我把饺皮摊在手心里,将适当的肉馅放入饺皮里,再蘸点水涂抹在边缘,最难的一步就把它们对折包起来,起初包的并不好看,但慢慢掌握了技巧后,花边就越包越好看,渐渐有了形状,饺子终于能“坐”起来了,家人说我越来越能干了,要奖劢一个大大的压岁钱红包。大家津津有味地品着饺子和丰盛的饭菜,似乎饭桌上包含着对来年的一种美好期盼,大家一起聊天,其乐融融,最是惬意不过了。
赏灯是我最爱的过年项目。往年我们都是在夫子庙看花灯,夫子庙的花灯都是由传统的手工艺人用纸扎成的,有兔子灯,荷花灯,龙灯等等,栩栩如生,里面插根小蜡烛,每年买了提在手里,就好像得了宝贝一般。可是今年我体会了与往年不同的灯展,妈妈带我去了“2019第一届青奥艺术灯会”赏灯,这里的灯会都是电脑控制的,是现代化的火树银花。一进去便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灯柱,它们都悬挂在半空中,一排一排就像吊着的沙袋,我在沙袋中来回穿梭着,还不时摇晃着沙袋,那沙袋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变换着颜色,就好像彩色的琴键,好看极了;往里走便是“月亮秋千”了,这里吸引了很多孩子,秋千的形状好似月牙,我立刻坐上去,那月亮一会变蓝,一会变粉,一会变白,我舒服地躺在上面,就好像月亮上的嫦娥一般,任其缓缓摇晃着,别提多快活了;抬起头,高耸入云的双子楼映入我的眼帘,这是南京的地标,有200多米高,高楼的幕墙映射着各种不同的颜色和栩栩如生的图案,明亮的彩色灯光相互交织着,浩瀚宇宙、海底世界、可爱小猪等都跃然楼上,瞬息万变,我看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太壮观了,自已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世界之中。
后来,我漫步到了南京眼,这里也是南京的地标,形状就像大写英文字母Q,所以也叫“QQ”桥,它好似一扇巨大的拱门,道路两侧排列着许多镭射灯,将一束束彩色光束投射到了南京眼的桥壁上,使这拱门有了生机,散发耀眼的光芒,一会儿飞舞着梅花,一会儿又飘散着菊花,我仿佛闻到了花香,十分奇幻,我久久沉浸在现代灯展的世界中,过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过新年是快乐的也是短暂的,但是这浓浓的年味永远留在我的心间,给我无尽的回味。
我常常读一本书,是被它字里行间的声音所吸引,从而走向它的。
我认为,每一本遇到的书,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事情,是被它刻意安排好的,美好的相遇。例如我在浏览书籍推荐的文章时,在众多密密麻麻的书名中,一眼看到了它;或是从不经意听到的旁人的对话中,敏捷地捕捉到了它;亦或者是我直接从书架上,取下了它,翻开第一页,便一发不可收拾。
它们一起,向我发出了有韵律的、或欢乐或平淡、或忧愁或悲凉的共鸣。像是在召唤我,引诱我:“翻开看一看吧!看一看吧!”我穿梭在排排书架之间,那共鸣便揽着墨香与尘埃,在空气中搅动着、翻滚着,向我袭来。有些被我捕获到的,嗅一嗅,若是喜爱,就看对了眼,若是不感兴趣,就放回原处。
但这些,只是初期的气味与印象。那藏在最深处的,字里行间的声音,从不轻易外露示人。以至于我曾有多次被书名的乏味欺骗,而错过了书中精彩的片段。
声音最驳杂的,应是诗集。它们聚在一起,向往我发出的共鸣往往是清淡的,不高调的。而当真正翻开,喜怒哀惧、人间悲欢情爱,一下子潮水般爆发出来,直冲心灵。
我最喜爱的声音,一个是《诗经》,一个是《飞鸟集》。前者总是在我脑中敲着悠久古老的铜钟,缓慢而长久,一声一声,敲走了心中的急躁和烦恼。有若隐若闻的鸟鸣,高高低低远远近近传来,清脆悦耳。鼻中拂过的是百草香,暖阳高悬,人们的吟诵声渐渐变大,唱着遥远的,带着稻草与新泥气息的诗篇。仿佛回到了那个很久很久以前,与世无争的时代,一派祥和。
后者的声音,一时间无法形容。只是书中散发的丁香花的气息,令人难以忘怀。淡雅香气,掺杂了些许苦涩。说来奇怪,我总是能在丁香中闻出苦的味道,不管春天是如何百花盛开,如何香气迷人,一走上栽了丁香的小径,我的心中总是随着花一般,泛起忧愁。
这或许就是泰戈尔的诗。每一首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深意,他用平淡的语气,敏锐地直指一点。我在他的诗中听到的,是日月星辰的转动,是干枯的落叶互相碰撞的微响;是眼泪滴在书本上,潮汐的进进退退;是流浪者在无人的清晨,凝视着初升朝阳眼中的亮光。声音很多,每一个都不大,很杂乱,但我很喜欢。因为无论哪一种,都从中透露出浓浓爱意,就如泰戈尔,无论世态如何炎凉,始终相信万物有爱一般。
我还听过的,有那擂鼓的激昂鼓点,背后是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却怎么也无法阻止那鼓声激起心中的热血。金庸所描绘的武侠世界,仗剑天涯,快意恩仇,酣畅淋漓。
那书中,就是单单一个阳光正好的日子,也能透出阵阵杀气。我听到的是每一个人的心跳,有些胸有成竹,毫无波澜,平缓而有力。有些慌张无措的恨不得从胸腔蹦出,极速跳动着。
上一秒竹林清香扑鼻,下一秒刀光剑影,残骸遍地。情节的跌宕起伏伴随着鼓点的大大小小,扣人心弦,推动着往下翻页的手,无法从书上拿下来。这里的江湖,有江海湖泊,更有高处不胜寒之处;有平平凡凡的平凡人,更有特色鲜明的侠士剑客;有着最为血性与血腥的人和事,更有着天下最为真的性情。
我喜欢字里行间的声音,喜欢听那些文字自己讲出的故事。它们把不同的声音揉捏,挤压作一团,再由我细细展开,把一个个独特的故事永久记于心中,去感受清晨露珠的甘甜,日暮阳光的晕染,去体验春秋轮回,四季更替,人生百态。每一个标点,每一个字眼,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最终成为了我。
听啊!那是字里行间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