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培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爱迪生还说过:“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我很赞同这一说法。
在这个暑假,有美食、美景和快乐与我相伴,还有书籍伴我度过这个假期。在这个假期中我读过的书有:《雪山的女儿》、《谈香有青梅》、《勇敢的花朵》、《最后的荒野》、《圣境少年》、《水下有座城》、这六本书中各有各的独特,不过,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最后的荒野》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杰克。伦敦带我走进动物的内心世界,让我能以动物的独特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其中,这本书有两个情节最让我难忘。一只名叫巴克的大狗,从小过着养尊处忧的生活,不过这样的生活并不长久。有一天,巴克不小心被狗贩子卖到了加拿大,开始与弱肉强食的恶劣环境抗衡。但是,残酷的环境还是把巴克击垮了,正当它奄奄一息时,却被好心的约翰、桑顿收留,并感受到爱的力量,在约翰、桑顿遇害后,巴克知恩图报,挣断了与人类社会的最终纽带,汇入狼群。
约翰和所有营地成员被土著人杀害后,巴克愤怒地报了仇,并坐在埋约翰的水塘边静静地发愣,惨白的月光洒泼到湖面,使得一切都是那么朦胧,那么凄惨,到处弥漫着血腥的气息。我好像身临其境,不禁升起一丝对巴克的怜悯之情。想起它与约翰结识后所经历的快乐和忧愁……点点滴滴流露出他们彼此之间互相的关爱。现如今,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爱着它的人死了,巴克没有了精神寄托和牵挂,怎能不让人惋惜呢?看到这儿,我不禁潸然泪下。
现代社会中,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活的影响同样对我们十分重要,环境决定了我们成长的轨迹和道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同样有着优胜劣汰的规则,如若我们像原来的巴克那样,必定不能迅速适应风云莫测的社会而遭遇淘汰。因此,我们只有自力更生,学会各种生存技能,才能在社会立足生存。
虽然,约翰的爱冻结住了巴克对自然的向往,但是,这只是短暂的,约翰成为最后一根套在巴克脖颈上的纽带,这是它与人类社会最后的联系,是爱的纽带。最终还是断了,巴克挣脱了束缚,获得了自由,遁入森林,汇入狼群,成为一只真正的狼。
我喜欢这本书,它让我学会了只要坚持,永不放弃!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我们唯一追不上的只有时间。我们在岁月的流逝中垂垂老去,而漫长岁月光年中留下的回忆最值得珍惜,成长给你带来疼痛,带来理性,带来执着,最重要的是教会你:珍惜一切未失去的岁月。
我从小和我的公公关系就很好。
他没有一般老人那种沉沉的暮气,总是梳理得整齐的头发,每一件衣服都毫无褶皱。
他待人十分和气,有的时候我常在幻想,倘若把公公放到民国年间的教室中,他大概就是学生口中的翩翩君子,教书育人的时候颇具威严,可你犯了错也只轻轻拍一下你的头。风雨飘摇间,他是最稳的一根梁柱,让所有的旅人都能归州。
在我和公公相处的漫长岁月中,除了他的谦逊,还有他的学识。
他曾在我搞不懂古文的时候一点一点给我讲解,典故更是信手拈来,短短一篇文章,他讲得活灵活现。
偶尔还见他与老友对弈,都说棋可观人,公公的棋永远都是温存的,不冷厉却缓缓将你包围,你意识过来时早已经是无力回天了。我还多次看过公公演奏乐器,也不知道是天赋还是如何,好像各种乐器公公都能弹上一曲。
我一直以为这种时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后来公公开始频繁忘记事情,原本清明的眼神也慢慢黯淡下来,有的时候只是拉着我的手,一遍遍讲之前讲给我的故事。
阿兹海默症,或者说老年痴呆,它一点点腐蚀掉了公公的睿智,磨损了他的骄傲,他开始一天天衰弱。
我有些无所适从,一个在我心中全知全能的人就这样在病魔的消耗下日渐消瘦,到最后缠绵病榻,却再也想不起来病床前这些爱他的人谁是谁。
公公去世那日,我甚至不敢走到棺前,我知道,这是一切的终结了。我尚未学会如何珍惜与他相处,却已经要学会与他告别了。
父亲拍了拍我的肩,低声说:“别太难过,记不记得我以前说过什么?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一个人记得你,你就不会真正的死去。公公也是这样,你我,我们,都会永远记住他,去吧,送你公公一程。”
那一瞬间,我和脆弱敏感的自己告别,我站在时间的节点上,看着弱小的我跌跌撞撞跑走,我只在背后挥手告别,告别一切懦弱,告别一切不珍惜的时间。
成长的旅途中,我们首先学会的就是珍惜。珍惜所拥有的,珍惜还能拥有的,不要因为离别的伤感而裹足不前,失去的阴霾或许常在心头,但是时间会冲散这些痛苦,留下的是记忆的甘甜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