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不愉快的事随着鞭炮声响的消失随之离去,迎接我们的,是新的一年新的一天,我们换上新衣裳增加新岁数。就在那一天,就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我们举国欢庆,共同欢呼着,呐喊着、陶醉着。
看着天空一朵朵绽放的烟花,三百六十度,每一方位都开着一朵,数不胜数,人们拿起手机快闪地记录下这有价值有意义的一刻。
时间倒退到过年的前一天中午,街上满是买年货的人,当然我也不例外。随着人潮的涌动,我被挤到火锅店门口,桌上有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火锅料,什么鱼丸、虾丸、蟹爪……统统收进我的囊中,满足地拿出百元大钞给了老板,拿着些琐碎的零钱买了些蔬菜,便急匆匆的跑出人群,坐在公园旁的椅子上喘着气儿,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脸胀得微红,到家好一会儿也还没褪去颜色。
看着亲人们忙碌的身影,心中便有了依靠,这样充足的日子我们还期盼什么呢?我很珍稀这段时光。桌上摆的八菜一汤使我垂涎欲滴,我咽下口水,忍住诱惑,摆起碗筷,终于在我的期盼下人都到齐了,一家人坐在团圆桌前,纷纷举起杯中的酒水,向对面的人说声“新年快乐”,并道出各自的祝福语。
我美美地享受着这一顿年夜饭,父辈们则边吃边喝,谈笑风生,旁边还有孩子们在嬉戏,那可真是好生热闹!
一顿顿的团圆饭吃到大年初一那一晚,我们都站在天台上,望着夜晚的悠悠美景,时不时总会有鞭炮声在空中响起,这时我们几乎同时低头看时间,并大声喊到:“三……二……一!新年快乐——”我们开心地拥抱在一起,烟花也随之响起。
蔡澜说:“如果用美食家来形容喜欢吃的人,那么除了对吃没一点兴趣的人之外,大家都是美食家。”我很喜欢这句话,不喜欢吃,何以谈生活?并且我是个不仅喜欢吃,还是一个为了吃不惧怕烹饪繁琐的人。
我喜欢制作美食,源于一场精彩的颠勺表演。那是初一的某个下午,我经过一家小饭店。突然看到一个厨师把锅悬在半空中,这个举动吸引了我。只见他将锅在半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锅里的蛋炒饭跃到高空,然后一粒不落地又回到锅里。这个动作简直帅呆了!从此,我也想成为这样的高手,烹饪成了我的乐趣。
初学烹饪,我第一道试验品是“糖醋里脊”。我查阅了大量的菜谱之后,挑选出了最简单易学的方法。首先,我按照菜谱加肉切成长条状,甚至每一条的长度都用三角尺精确丈量。其次,配料备好后,就准备下锅。先把油烧热,可当我将沾满水珠的锅铲放到锅里,突然油全部溅起来,发出“滋,滋”的声音,根本抑制不住!我不断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冷静。最终是爸爸帮我把锅盖盖上,才解脱了困境。最后我的“里脊”焦黑一片,就不用说什么颠勺这种高难度了。
第一次就已失败告终了,只能开始了第二次的尝试。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用文火慢热,等油微热,就将肉放下去炸。总算做出了一道还能勉强看得出是糖醋里脊的菜。只不过肉炸的焦了点、蒜炒得过头了点、色泽看起来黑了点。正当我自我满足地长出了一口气,弟弟毫不留情的吐了出来,说:“姐姐,你做的太咸了。这是盐醋里脊!”我立马尝了一口,原来我把盐当成了糖,在弟弟的讽刺下,我红着脸把它倒掉了。
第三次,油的温度也刚刚好,肉的嫩度也刚刚好,面粉也调和的干稀适中。所有的事情就像这秋天,都刚刚好。于是爸爸兴致勃勃手把手教我颠勺,来给肉上糖色。当我亲自颠勺时,我看到每一块肉在半空中自由的飞舞,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成就感。每一块肉就像精灵,是我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给予了他们空中跳跃的勇气。当最后一块肉都均匀的裹上了红色的糖,实在是漂亮极了。金黄的色泽、肉质的鲜嫩。用筷子夹起时,一根糖丝在灯光下还能闪烁着隐约的光芒,让我食指大动。他是我经过不断的尝试才能拥有的完美结果,非亲历者不足以体会其中的乐趣。
如今,我爱上了烹饪。每一次制作美食的过程,我都乐在其中。梁实秋先生说:“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炒肉。”先生的幽默让我忍俊不禁。是的,不爱美食,不足以论人生。对美食的热爱,就是我给自己的最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