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五月,东风温润而柔情,没有初夏的冷意,也没有夏天的炎热浮躁。街边新栽的榆叶梅冒出新芽开出红艳的花朵,我倚在栏杆上,夕阳的余晖倒映出孤独的影子;那一瞬,我仿佛与她若般跌进了这春光乍泄里,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魂还带着些朦胧的睡意。与她一同望着这发狂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
她,不自觉地已经跌入了暮年人的园地,是时代的落伍者,被无形地摒弃了。而这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迟暮》这篇文章是张爱玲写给自己的。她娓娓道来的“迟暮人”让后人也与她一同跌进那片春光里,久久难以释怀。
《迟暮》中有这么一段话;“反而是那朝生暮死的蝴蝶最为羡了,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地酣足地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的殉着春光化去了,好像它们一生只是为了酣舞和享乐而来的。像人呢?青春如流水一般长逝之后,数十载风雨连绵的灰色生活又将怎样度过?”这句话里蕴意着深刻的思想,在独特的视角上,夹带着略有悲观的感情色彩,在壮烈的文章中感受到了“悲”。在这般“凄美”的氛围中,不免让我的心头一颤,触及到我柔软的心灵。
我与《迟暮》这篇文章中所描写的“她”相似,恍若能看见自己的影子;真真切切的叠影重合使我为之动容,不禁落下泪来。好像轻轻一触及,那段蕴韵着灵性的文字就会泛起波澜,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映照出我的影子。
在往后消磨殆尽的岁月里,我也是一位迟暮者。我没有化蝶纷飞的潇洒与自由,也没有勇气奔赴尘世,在他人的惊异和窃议中斟酌,卑微地在尘埃里开出一朵花来。我只有在这短暂的十几个春秋里,趁着大把的好春光,创造出社会的青红,不辜负这一生中的黄卷青灯。这是作者的初衷,也是《迟暮》这篇文章真正打动和启发我之处。
在光怪陆离的人间,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我们总要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尝遍百味,才可更加生动而干净。
可怜天下父母心,用心才能体会出真爱。
——题记
爱有所不同,有的爱像大雨滂沱,倾泻而下;有的爱像阳光倾落,缠绵环绕。我们从小就生活在爱的海洋中,被爱的浪花包围着。而妈妈的爱却是那么令我费解……
一份数学测试卷,上面批着鲜红的“92”分,虽然不是那么醒目,那么耀眼,可毕竟还是全班的第一名啊。
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心想:爸爸、妈妈一定会好好犒赏我的!是去看电影?还是去游乐园呢?顿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许多美好的画面……
一到家,我马上向爸爸汇报了我的考试分数和名次,爸爸欣喜万分地说:“儿子真棒!继续努力!”此时,我心想故事情节果真与我所料无几哦!这时,妈妈推门回来,开心地拿过试卷,瞬间“大雨滂沱”,竟劈头盖脸地责备我:“全部错在最简单的计算题。”我理直气壮地辩解道:“那又怎么样,92分还是全班第一名啊!”“你以为第一就很了不起啊,跟你说过不要粗心,个别失误就算了,你看看,你,连错四题,竟然还是这么简单的计算题,太令我失望了……”
我一头扎进我的我房间,心中的小窃喜早已烟消云散。“不是这样的,妈妈,你为什么这么不分清红皂白?你到底爱不爱我?”我心里抗议着。从此,我和妈妈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隔阂。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期中测试我的数学只考了86分,回家的路上我联想到上次“虎妈”的“雷霆万丈”,内心真是不寒而栗。刚一回家,我就扔下试卷,跑进房间扑到被窝里呜呜哭了起来……这时,妈妈走了进来,仔细地看了考卷,安慰我说:“我觉得考得挺不错呀!这次没有低级失误嘛!试卷也很难的。孩子,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你就是最棒的!”此时,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它融化了我内心那厚厚的冰雪。
原来鼓励是种温柔的爱,批评是种严厉的爱。爱有几分能说清楚,爱有几分是糊里又糊涂。爱需要用心去体味。啊!可怜天下父母心,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一直都是爱我的,我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