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来临之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观察绿豆发芽的过程,并进行记录。这个“任务”让我和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彼此积极响应,还没等放假,我就已经准备好了绿豆,只等假期来临,可以好好观察一下这次绿豆养成的过程。
10月1日星期二阴
清晨,刚一醒来,我就知道,我的观察任务可以开始了。
还没洗漱,我就在厨房拿出绿豆,放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浇上水,充满期待地盯着绿豆看。
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绿豆安静地像一群沉睡的娃娃。我也心生疑惑:难道是条件艰苦吗?它们能顺利发芽吗?这时,妈妈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绿豆发芽需要阳光、水分,还有就是时间,你需要的是耐心等待,可不是放进去就发芽了。”于是,我憧憬着绿豆发芽的模样,去洗漱了。
10月3日星期四雨
假期开始,满满的快乐,竟然让我把绿豆发芽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了。昨天也根本没去看我的小豆芽到底如何。临近中午的时候,听见外婆在阳台喊我:“豆豆,绿豆发芽了!”这才让我反应过来,瞬间飞奔到阳台上。哇,豆粒上原本一层薄薄的“衣服”被顶破了,露出了米白色的仁儿。仁儿中间的缝隙里探出一根细小的芽儿,像一根天线接收着生命的信息。我似乎听见绿豆们正在“咕咚咕咚”地努力喝水。我不禁期待起来,明天的它,会变成什么样呢?
10月5日星期六晴
昨天绿豆芽的变化并不大,但是今天再看,却越长越粗,越长越长。靠近豆粒的地方芽儿最粗,越往上越细,到末端就细得像一根蚕丝了。有些绿豆已经完全“脱”掉了旧衣裳,颜色微微发紫;有些则还依恋着自己的襁褓,似乎不愿意“脱”去呢!
绿豆的一端是毛茸茸的茎,而另一端则冒出了两个绿色的小“耳朵”,像在聆听快乐的声音。我看着它们生机勃勃的样子,对生命充满了敬畏。
10月7日星期一晴
绿豆芽相隔一天,但已经没有大变化,只是生出的芽开始越长越高,外婆也是在昨天晚上将绿豆移植到了土盆里。它们之前趴着的根茎在盆中已经“站立”起来。叶片越长越长,顶端岔开,像一把绿剪刀,仔细修剪着绿豆。修着修着,修壮了绿豆茎,修挺了绿豆茎,修绿了绿豆叶。之前的一颗颗小绿豆们,在此刻就如同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微微低下头,快乐地笑着。外婆告诉我,绿豆发芽到现在,基本已经结束了,再往后,就会长出叶子了,能够种植了。
通过这次观察让我看到,它们虽然只是一颗颗小小的绿豆,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奋进,最后可以独自站立在世界上,这,就是生命的过程。
海水猛烈地冲进气管,我急促地咳着,想把咽喉间一口呛人的海水咳出。身后是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海水没过我的后背,我吃力地想踩稳被海水冲刷着的刺脚的沙子,无助地看向远处坐在岩石上与人谈笑风生的母亲,他们显然并没有注意到那个在汪洋中如沙子般渺小的我。
我被海水呛得说不出话来,不一会儿又被一阵卷袭而来的海浪推倒在了浑浊的海水中。我像一条缺氧的鱼,想浮出水面呼吸,却又被海浪活生生推倒。在水里扑腾,耳畔有个声音在不断回响“抓紧!抓紧!”
我奋力抓紧了脚下的一把沙子,用力地,紧紧地攥着它,可沙子却象流水般随着浪花的回荡在我手中悄无声息地溜走了。我在水中挣扎,用尽全身气力向岸上游去。
终于,我触到了漫首灰白泡沫的浅滩……我像一头搁浅的鲸鱼,无力地瘫软在布满贝壳的沙滩上,失魂落魄地走回母亲身旁,怔怔地呆坐着,魂魄仿佛早已被汹涌的海浪打散在这茫茫大海中,只有大海知道我方才的无助。
自此之后,我便从未再下海游过泳。只是坐在漫着灰白泡沫的浅滩上,任由浪花拍打着双腿。对于大海,我心中的恐惧远多于好奇。
月牙淡淡地挂在天空中,太阳却迟迟未落下。余晖渲染了半边的云彩,像一盒淡粉色颜料无意打洒在天空中,我们一家人来到海边度假,母亲明亮的声音顺着旅馆中潮湿的空气传来“一起去散步吧?”我起初是不想去的,可最终在母亲的劝告下,我迫不得已下了楼。旅馆不远处是一条海滨大道,我穿着人字拖鞋,踩着细沙,嗅着空气中氤氲的“海的味道”,望着不远处才刚落下些许的淡黄色太阳,与家人并肩坐在了沙滩的一角。爸爸许是看我太无聊,便牵着我沿着岸边走。
海浪轻轻地冲刷着脚底的细沙,将来自海底的小贝壳搁浅在湿漉漉的沙滩上,又将些许想回大海畅游的小螃蟹带回大海。我蹲坐在一块长满绿色苔藓的岩石上,竟发现石缝中趴满了灰黑色的海螺,它们在狭窄的石缝中拥簇着,在这潮湿寒冷的空气中争相吸食着岩石上的青苔。抬头看见不远处的爸爸正站在过膝的海水中看着远处的夕阳,太阳仿佛嵌入了无际的大海中,与海面齐平,将海面与云彩蕴染成一片金黄。光和影交错在海面上,我用脚掂了掂涌上岩石的海水,走进了金黄色的海水之中。海浪拍打在浅滩上,漫着彩色细细的泡沫,寄居蟹不慌不忙地挪移着身子。海风在叶隙中摩挲着,我似乎释怀了,我忘却了对大海的恐惧,忘却了那日的无助,沉浸在海浪拍打岩石的“唰唰”声,脑海中不时浮现着鱼儿在珊瑚群中穿梭的画面。无限生命,在这看似平静的海面下,生生不息的繁衍。
只有那晚的大海知道,我对它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