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到了,别人家已经开始吃团圆饭了,而我还在等着爸爸妈妈回家。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慢慢的,风越来越大,把我吸进了风里。
我醒了,咦?我家里的天花板呢?正疑惑着,一阵悦耳的声音飘进我耳朵里,“你好!”我一看,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我面前,这位少女我好像在哪见过。啊!她是嫦娥,但是,我不太确定地问:“你是嫦娥吗?”那位女子说:“我正是嫦娥!”
哦!原来我到了月球。她又说:“每到中秋节,我都会选一位没有家人在身边的小朋友和我一起玩儿哦!”
我一听得意极了。她说:“去我家吧,不过去那里有一点远呢,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我和嫦娥走着,忽然看见一位男子对嫦娥说:“嫦娥啊,你带着朋友回家呀?”
看着他那身着装,我想:除了嫦娥和玉兔在月球,还有谁在月球呢?啊,我想到了!是吴刚。
慢慢地,我和嫦娥到了广寒宫,那里十分漂亮,但我没力气去欣赏这所房子,我又渴又累,还非常饿,嫦娥见了,立马跑进厨房又很快出来,只见她手里提着茶壶,茶壶里有桂花茶,另一只手里端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有各种口味的月饼,有桂花味、红豆味、蛋黄味月饼……,我的口水都流下三千尺了!我先喝了一口桂花茶,桂花茶甜甜的,再吃了一个红豆月饼,月饼软软的,真好吃!
终于吃饱了,我向广寒宫最里面走,发现灯火通明,还有好多兔子,那是玉兔,我非常想去摸摸它,嫦娥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抱起一只玉兔说:“你想摸一摸吗?”我摸了一下啊,好舒服好软啊!“你要不要带一只回家?”我刚想同意,就想起妈妈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我说:“不用了,谢谢您!”
我有一点点疲倦了,嫦娥说:“你想回家了吗?我可以让玉兔送你回去。”我拿一张纸写了一些东西递给嫦娥姐姐,“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你如果很无聊或者孤单的话可以打电话给我。”
一阵风把我带回了家。突然,门开了,爸爸妈妈提着一箱月饼回家问:“玉米,今天是中秋节,要吃月饼喔!”由于我在嫦娥姐姐那里吃了很多月饼,现在已经很饱了,我说:“不吃了,我要睡觉。”
我躺在床上,迟迟没有睡着!
一年级我就有了那个书包,我总说书包是蔚蓝色的,一尘不染似晴空,它陪伴我,周一清晨,我背着它上学,几天都静静地躺在柜子里,周五傍晚又背着他回家,日复一日。
我的小学是寄宿制,周一去住到周五才能回家。我恋家的时候就会抱着蓝书包,那个母亲送的蓝书包,闭着眼抱着它,好像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一次我在书包里翻找笔记本时,从书包底部掉落出一张明信片,翻到背面,是父母写的密密麻麻的叮嘱。我惊喜不已,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入口袋里。夜晚熄灯前,我掏出它来坐在床上读,父母细心地留下了他们的电话号码,还写了许多关于什么每天都要交作业,和同学处好关系不打架,多喝水好好吃饭准时睡觉等等提醒。或许现在我看到那提醒只是觉得唠叨,但那时对我来说可是字字皆珍宝。那时,我觉得蓝书包里装满惊喜,对它爱不释手。
时光飞逝,我一年年长大,蓝书包也一点点老旧。它有些失色了,那蔚蓝的天空上似乎蒙上了层灰。我和父母的关系处得也不是很好。那天周五,我们数学模拟考,79分,倒数第5名,怎么会……我回到家,迎来的还是往日的问候,本应微笑应和的我闷闷不乐地走进房间。关门前把蓝书包和卷子狠狠地摔在地上。“自己看!”我猛地关上门,坐在墙边,泪水决堤似地流了下来。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讽刺,在脑海中无限放大……不知过了多久,有人敲了敲门。“吃饭了。”母亲的声音弱弱的,试探着。“我不吃!”我吼道。我冲出门抓起那份卷子,扯了个粉碎,白花花的纸片飞飞扬扬,特别解气。我也不顾目瞪口呆的父母,径直走进房间,倒头就睡。
第二天一早,我醒来时已是9点,父母离家去加班开会了。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蓝书包,像一年级时那样,它静静地躺在床头。我打开书包,里面有封信,有张卷子。那卷子是父母连夜拼粘起来的,一点点,严丝合缝,如父母的爱从不残缺。父母整理了错题,将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过程详细地写下。如小时候一样,父母放了张明信片,他们鼓励我。上面具体有什么内容,我记不清了,但我记得,看完那封信,我拾起了信心。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有悔恨,有幸福,有感动。我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的那个场景——那个一年级时我抱紧蓝书包夜读家书的幸福时光。
蓝书包伴我成长,从小学到初中,从青涩到成熟。我渐渐长大,渐渐会控制情绪,学会做人处事。蓝书包里永远有那些明信片,那张考卷,还有深沉的家人的爱。如今,蓝书包静静地躺在我的柜子里,它老旧了,但在我眼中,它依然蔚蓝如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