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此美好,只是我们从未看到。北方的雪,南方的风,天上的白云,夜晚的星空,世界如此美妙,可惜我们却从未看到。
一早起来,冬天的南方刮着刺骨的冷风,催促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要辛勤劳作。周六的早上总是十分热闹的。有双休日的人们,大早上听着街边小贩的吆喝声,最终还是从被窝中挣扎出来去吃一份热腾腾的早餐;没有双休的人们,赶着时间,在上班的路上就把早饭吃完了。
在中午来临之时,街道里弥漫着饭香。餐桌上,母亲为孩子夹着菜,孩子满足的神情再加上透过窗户照进的阳光,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让人感觉到家的温暖。然而在异乡工作的人们,一早上的忙碌过后,终于迎来休息的时光,看着桌上的快餐,是否会想念家乡的味道呢?
正午过后,炙热的阳光重回大地,为世界增添几分温暖。你看,还是从床上睡着的那个小孩儿,是不是很可爱?正午之时,世界开始变得寂静,短暂的午休开始了。嘘!可千万别要打扰了在一堆资料里睡觉的上班族……
傍晚来临,厨房里又出现那忙碌的身影,她正用心地准备着晚饭,时不时地朝厨房外看一眼,在厨房外嬉戏打闹的孩子们。孩子们也时不时看向厨房那边的母亲,或许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吃那香喷喷的晚饭了。上班族们依旧在和资料们作斗争,记得吃晚饭啊,离乡的孩子。
同平时不一样,周六的夜晚一直亮着灯火,人们在这个夜晚畅谈人生,畅谈理想。而在一座公司的大楼里,一位上班族只拿着手机,眼含着泪光……离乡的孩子啊,如果累了,就稍微歇一歇吧,短暂的休息之后,一定要勇敢的面对生活的困难啊。
世界如此美好,人们过着自己的生活,为理想。为家人,拼命的奋斗着。或精彩,或平凡,然而这都是世界的美好。世界如此美好,只是你从未看到。
若说北宋诗人,怎不提及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故又称苏东坡,更名誉为“唐宋八大家”。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画家,政治家等,尤以诗词造最高成就。
三苏中,最闻名的是苏轼,苏洵则是苏轼的父亲。由于父亲晚年发愤图强,深知文化的重要性,苏轼便从小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为以后的文学之路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在未拜欧阳修为师傅时,苏轼曾在考试时作了一篇文章,并由欧阳修查阅并排名。可那时,欧阳修误以为苏轼所做的散文是自己最出色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将苏轼的文章排名第二,可见苏轼这时是初露锋芒啊。
科举进宫后,苏轼曾担任过较大的官,并在管理区域方面有着七八年的经验,在百姓心中如同“神”一般的人物,又加上学识渊博,懂得谦让,在百姓的心中和后人的眼中是位不折不扣的“翰林学士”。
但也在那时,苏轼又恰逢王安石等一些新宰相维新变法。因为苏轼体恤百姓,每当看到维新变法对百姓带来的厄运和辛苦,不惜得罪王安石等人,上述给朝廷阐述自己在民间所了解到的事情,不但没有改变,还被贬到南方,但他却两袖清风,放纵不羁,继续用自己淳朴的心帮助百姓。
在苏轼被贬到黄州时,苏轼带领着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地,“东坡居士”便是在这时候取的,但即使身份卑微,无实,但还是心念苍天百姓,也因为情绪低落,去山水之间游玩。画画又作诗,写下千古流芳的《念奴娇》《赤壁赋》等词。
苏轼在诗的领域中于黄庭坚并称“苏黄”,散文于欧阳修并名“欧苏”,豪放一派,又于辛弃疾并称“苏辛”,可见他的作品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山中逶迤,多姿面貌,再进一步借景说理。告诉我们要客观地全面的看待事物。苏轼以哲人的眼光给我们深永的道理,思想意识尤为深刻,启人心智。
苏轼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千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