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曾多次遭受被贬,仍乐观的对待生活。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苏轼。
苏轼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先是进京应试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遇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接着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可还朝后,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开京了。
元丰三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苏轼本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正是因为如此,他说的那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对皇上不忠。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苏轼才上任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经过这一事件之后,苏轼被安排坐牢一百零三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出狱之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但苏轼没有灰心,仍然苦中寻乐,实在是令人钦佩啊!
苏轼的一生,任途坎坷,但他的内心却无比乐观坚强,他的伟大的人格魅力,可以照亮未来,惠及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这怎么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日期:2019年10月11日星期五晴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妙趣横生的作业--种大蒜。放学回家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上拿了一头大蒜。
这头大蒜外形就像个小包子,胖胖得特别可爱。我摸了摸它,它的表面很粗糙,它的皮又薄又脆,剥下来时还发出沙沙的响声。可能蒜瓣们觉得衣服太单薄了,冬天时会冷,所以它们每个人又在里边穿上了一层光滑的紫色秋衣。
接着,我给其中一瓣蒜剥去外皮,眼前顿时出现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家伙。我将每一颗剥好的蒜瓣竖着插在塑料托盘上,下层注满清水,再将它放回阳台上。我对蒜瓣们说:“你们一定要快快长出好吃的青蒜呀!”
日期:2019年10月15日星期二晴
今天放学后,我急忙跑到阳台上去看望我的大蒜有什么变化。
哇!它们的变化可真大呀!我们从上往下说吧,每一个小蒜瓣头上都拱出了翠绿色的小尖芽,就好像戴上了一顶小帽子,蒜的身体不像原来那么白了,稍微有些发黄。我着急地问妈妈:“大蒜不会要坏掉了吧?”妈妈笑着告诉我说:“不用担心,那是因为它们的营养都被大蒜头上的嫩芽吸走了。”再看看大蒜脚下,这些小胖子为了支撑住自己胖胖的身体居然长出了许多条小短腿。塑料盆里的水位线没有变化,看来它们没怎么喝水。
观察完毕后,我把它们安顿在一个温暖的地方,期待它们有更多新的变化。
日期:2019年10月20日星期日晴
今天是周末,起床后我第一时间跑到阳台上去看我的大蒜。它们这时也已经睡醒了,一个个正伸着懒腰舒服地躺在水里,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我发现这些小胖子们又有了新的变化:它们脚下的根须已经长得很长了,就像老爷爷的白胡须,杂乱交错地生长着。有一颗蒜瓣,他那长长的蒜芽原本是这盆里最高的,但由于它总嘲笑别人比自己矮,结果笑弯了腰。最不幸的是今天居然被另一个胖子兄弟给超过了。随着它们头顶上利剑的挥舞,蒜瓣武士们纷纷穿上了黄金铠甲。
现在,大蒜对水分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大蒜的气味也更加浓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