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门满地跑,看你找不找。在我们的生活中,解决问题时只要你动脑子,都可以找到一些小窍门。
有一次,我去我的“海洋”书房里读书,(我的书房是蓝色的壁纸装饰出海的气氛)我发现我的书架上贴满了贴画,像一块块补丁。这可都是我小时候的杰作啊!现在上面落满了灰尘,非常不美观。唉!自己做得事自己得承担,干脆把它清理一番吧。
我先用湿毛巾把书架上的灰尘擦掉,把贴画濡湿,我就要开始撕贴画了!可是这贴画,像黏黏胶一样,紧紧粘在书架上,铁了心和书架“不离不弃”。我用指甲使劲的抠,画是掉了,胶却贴在上面牢牢不放。我又改变策略,拿小刀刮。可是半天才刮掉一小片,这速度也太慢了!
于是,我就向博学多识的爷爷请教。爷爷摇着蒲扇,眯着眼睛,不一会儿,爷爷就告诉我:“贴画嘛,应该先用吹风机的热风对着吹。吹上一会,贴画就容易撕下来了,胶轻轻一擦就掉了。”
于是,我拿起吹风机,开启最大、最热模式,对着一张贴画我足足吹了一分钟,接着我用手轻轻一撕,画连着胶就和书架分离了,不一会儿,我那贴满“补丁”的书架就旧貌换新颜,像新的一样。
怎么样,我的这个方法实用吧?如果你有贴纸弄不掉,就赶紧尝试用用我的这个小窍门吧!
今天语文老师又离奇“失踪”,几位“实习老师”走马上任。
首先登场的是我们的吴老师——吴博聪!只看他一手端着语文书,一手拿着一根大棒子,正如怒狮一般怒不可遏的盯着我们。可这其实并未喝住我们这些牛鬼蛇神,台下依旧一片嘈杂。在这个热闹的“菜市场”,吴老师的身影略显单薄。草草讲完的一篇课文,便灰头土脸的走了下来。
紧接着,杨静婷老师又蹦着,跳着,跑上讲台。杨老师可有一个杀手锏——大嗓门。那震耳欲聋的声音的确达到了一定的威慑效果,然而我们这群顽强的“苍蝇”很快便免疫了杨老师的高音。不一会儿,台下,又传起嗡嗡的声音。
接下来上场的是曾老师——曾家豪。在平时,他可是位重量级的谐星,可到这堂课上,却一反常态。一手撑桌,身体前倾,无处不显露出一股大将之风。一时间,同学们被这气势hold住,全班鸦雀无声。曾老师皱着眉,板着脸,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上课时的一言一行,仿佛得到了黄老师的真传一般,无处不显现黄老师平时的风范。同学们也犹如乖巧的猫一样,自觉的坐在凳子上,没有丝毫的“反抗”。
光一个曾老师不够,这里还有一位邹老师正严阵以待。
这个邹顺萍老师就是一味杀虫剂!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明察秋毫,征服了无数上课不听讲的“老油条”们,那锐利的眼神,把那些“苍蝇”值得服服帖帖。
这群实习老师,真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