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丰收时节的秋;秋,一片金黄的秋;秋,硕果累累的秋。
我走进果园,果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果农们个个满脸笑容的收果子。有的收苹果,有的收葡萄,有的收梨,好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看那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犹如一盏明亮的灯笼,令人心旷神怡;看那一颗颗葡萄,一个挨一个,又大又圆,犹如一颗颗珍珠,极其美丽。梨更是又大又好,它们紧紧的挨在一起,好像是因为秋风吹的它们发抖。看一个个黄澄澄的梨,犹如一个个笑脸在冲我笑一样,使我心情大好。果农们都站在水果的旁边,好像卫兵一样守护着水果们。
我走进树林,一棵棵树都落下了“头发”,使它们光秃秃的,好像一个大光头,我仿佛听见了树在哀鸣:“我们不喜欢秋天,因为秋天使我们的“头发”没了,人们都不来看我们了。”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这是秋在给它们一次重生的机会。看着落下来的树叶,犹如正在翩翩起舞的少年,时而飞舞,时而停留,时而高速下落。突然天上出现一群大雁,它们有的时候排成“人”字形,有时排成“一”字形,它们正飞往南方。地上金黄的落叶,犹如一条长长的金黄色地毯,或是金色的舞台随你在上面表演,美丽极了。
秋,落叶飘舞的秋;秋,金黄一片的秋;秋,美丽斑斓的秋;这就是秋,美丽无比的秋。
当幼鹰长到够大时,母鹰便会不由分说的将它们推下万丈深渊,迫使它们学会飞行,这是鹰的生存基本能力,不可不会。
此类事常发生在动物甚至植物身上。人类也应如此。父母为了后代孩子的发展进步割舍自己的爱,放手让他们独立生活,这是很有必要的。
放手的爱对谁也不容易,任何有感情的生物与自己的子孙分别,无不不舍,“血浓于水”这句俗语实际并不是人类开创的,它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律,行于天地之间的生物们。可正是如此,放手的爱是极为痛苦的,放手的前提是“爱”要放手,就要有“痛”,这是不言而喻的。若是要你与亲骨肉分开,你会痛苦吗?老鹰看着跌出窝的小鹰准会发出凄凉的惨叫。不论是人,还是植物,即使是椰果离开椰树,它的叶也会发抖。苍耳球离开植株,谁知道它的根会不会啜泣呢?放手的痛苦有时候也意味着等待与误解。望着亲骨肉不得不离开自己,从那一刻起,谁不会是度秒如年呢?
不过有人要发话了:那么痛苦,干吗要放手呢?不如捧在手中当宝呢?这话固然是对的,但是细想,若捧在手中,就只能是害了它们——不会飞而饿死的小鹰,直到腐烂也不会懂得飞翔的美好。
还有,现在社会上的“巨婴”,他们无一例外的是“宝”,就是“宝”。不经历风雨洗礼的树不深;不经历时间考验的“古董”不是“古董”,而是一堆灰;不经过自我历练、不能独自面对困难,自立成长的孩子,也终究是一个处处依赖父母的“巨婴”,别无他长。若是学会放手去爱,便等于为后代创造机会,经历历练,最终脱去外壳,长成一个独立的、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无疑是伟大的。朗朗的母亲忍受了数十年与丈夫和儿子两地分居的痛苦,换来的是一个的成功钢琴家。不仅为父母争光,也为国家争光。难道朗朗的母亲不伟大吗?
爱本重要,不同的方式会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全靠自己选择。放手的爱肯定就是最优的选择,这才真正意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