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乖乖地坐在门口长满青苔的石阶上,等着那个声音。“信来啦!信来啦!”邮递员高声的叫着,我顾不得一切,夺门而出。是的,我知道,那一定是母亲寄来的信。这一刻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我像个疯子一样,高兴地在院子里奔跑着。泪水盈满了我的眼眶,嘴角上扬,弯月一样。
每当母亲寄来信件时,我都会整晚兴奋的睡不着觉,。那张邮票轻轻躺在我的枕边,似乎就像母亲在我身边一样。我和母亲常年联系的方式便是这一封封长信。信封上红红的邮戳,寄托的何止是我对母亲深深的思念。抚摸着信笺,我嗅到了母亲身上的芳香,。对我而言,母亲在的方向,风都是暖的!
盼啊盼,盼啊盼。就像春花等不到秋月一般。我心底对母亲的思念野草一样疯长。院子里的菊花开得正盛,秋风微凉,我孤独的身影依旧守在门前。不是因为寂寞才想您,而是因为想您才感到寂寞。
您何时才能与邮票一同回来,再给我轻哼那熟悉的小调。讲真的,那种依偎在您怀里的感觉,说不出有多么甜密。我多想可以抱着您,诉说我的失落惆怅,在您怀里大哭一场。
母亲,想着你,我的天空就永远是蔚蓝的。多想,多想能陪伴着您,享受阳光的明媚,欣赏白云是柔软的,感受春风是温暖,品味四季的花香……
雄奇险拔的山峰,飞流倾泻的瀑布,悠然远去的小舟,郁郁葱葱的杂树……徜徉在父亲亲笔绘制的山水画卷里,我不禁心生羡慕之意。
此时,父亲正在画牡丹图。他娴熟地摊开一张边角平整的宣纸,手起笔落,按、转、勾、提、切,一朵色彩鲜艳的牡丹就跃然纸上。我惊讶极了,看似复杂的绘画技法,父亲却信手拈来。在我的再三恳求下,他终于答应,教我学画牡丹。我迫不及待地将桌子收拾好,端着父亲调好的颜料盘,握着他常用的毛笔,欣喜激动地看着他。“把笔握好,在落笔之前心中要有牡丹的样子,这就是构图。就像写文章一样,首先心中要有一个提纲……”在父亲的指导下,我还是有点手忙脚乱,导致画出的花瓣失去了自然的样子。我失落地看着自己的拙劣的作品,求助父亲。他说“刚开始吗,只要会运笔,能勾勒出牡丹花的形态就行了,多加练习,自然就有长进”。我从父亲的话语里听到了希望,于是斗志昂扬。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我也画了有六七副牡丹,在描摹的过程中,我突然就明白很多道理,勾勒要力度适中,中锋用笔,用水用墨要干湿浓淡兼具。父亲仔细地端详着我的“战果”,眉头紧锁,说“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感觉还缺了点什么”。过了一会,他若有所思的笑着对我说:“晚饭后,我们一起去看荷花”’。我一脸狐疑,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月色皎洁柔美,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在不远处就能望见一片荷塘。荷花体态亭亭玉立,恍若妙龄女子对月吟诗。晚风轻抚脸颊,不经意间,衣袖已盈盈荷香。宁静的夏夜,天气微凉,万籁俱寂,所有喧嚣业已消失殆尽。“你看那荷花的形态。”父亲打破了静谧的气氛,“其实百花形态千差万别,但是神韵极为相似。你看这荷花,脱俗雅致,而牡丹却显雍容华贵,它们虽然形态有所不同,可是都活在世人的目光里,谱写自己的生命之歌。”我恍然大悟,作画的要领其实并不重在技法,而是一种精神,或闲适,或昂扬,或奋发……情之所至,画之所托,这画画其实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沐浴着月光,清风褪去所有疲倦。这满塘的荷花不正是父亲笔下的水墨交融的情感之表达吗。原来作画并不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而是要追寻心绪的流淌泼洒笔墨。
我再次铺开宣纸,手腕灵活自如,笔墨浓淡适宜,让每一笔色彩饱含喜悦,让每一笔墨色蕴藏厚重。父亲看着我,会心的笑了。
我想:世上事情大抵都是相通的,作画须用心,做事亦是如此,在漫长而曲折的人生之路上,我们不需要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因循守旧,更需要的是披荆斩棘,开拓创新的锐意进取,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