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榆钱带给人的情思作文8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31

我喜欢爷爷用狗尾巴草做的小兔子,喜欢爸爸下河用网捕上来的鱼,喜欢奶奶亲手蒸的糖包,喜欢妈妈辣椒熬的酱,还喜欢叔叔骗我冬天吃的雪糕,可最最喜欢的还是曾祖母用榆钱蒸的馒头。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在初春的时候结,只有结了榆钱,榆树才会长出树叶。每逢结榆钱,树上就都是嫩绿的、像钱币一样的榆钱,曾祖母就都会拉着我和弟弟,拿上竹篮和带钩的竹竿,去老家后院小河旁边的榆钱树去钩榆钱,每次都能采到一大篮。曾祖母会蒸榆钱馒头,她做饭是我们几家最好吃的,我和弟弟都很好奇曾祖母在厨房里施了什么魔法。有一次,正逢雨停,曾祖母就在树下用竹竿钩榆钱,我和弟弟在旁边采撷着。邻居家的大伯吸着烟过来了,一边身轻如燕地爬上树,一边接过曾祖母的竹竿对着曾祖母大声说:“大奶奶,下雨,路滑,你以后小心点,别摔倒喽!”曾祖母笑笑:“我身体不像别人,硬朗着呢,哈哈。”大伯递给了我一把榆钱枝,吸了一口烟:“那您也得注意着点。”

“唉……不说了,这榆钱也采得差不多了,来给你点!”曾祖母捧了一大把,递给了大伯。

“我不要,我家有一篮子呢,您放着吃吧,我家有事,我先走了。”大伯给我们挥挥手,点了一根烟。

“一会儿蒸了馒头送你家点儿。”曾祖母在家门口喊。我们把榆钱拿回家,把好的挑出来,洗干净,把厨房交给了曾祖母,他不让我们进去,说是我们小孩乱摸面,脏,送人的时候不好看。我们只好倚在窗户边看,我站在砖头上,弟弟站在小凳子上,踮着脚感受柴火点燃带来的热气,曾祖母说了我们三次,我们才走开。

过了有三十多分钟,听到了曾祖母唤我的名字,闻到了榆钱馍的香味,我就知道馒头蒸好了,曾祖母不让我先吃,她说要给大伯家送去才能吃。我送到大伯家,一进门就看见了三个烟头,大伯接下了馒头,还塞给我两个红苹果,说是给我和弟弟一人一个。

可现在,曾祖母去世了,没人可以做成那么香的榆钱馍;榆钱在菜市场也能买到,也没有什么事比得上和曾祖母一起采榆钱那么开心。

故乡的榆钱树,初春傍晚的炊烟,还在;久违的榆钱的味道,回不来了。

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范围内,就会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维和格局,其实不光是人类,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无法从安逸中取得成功。

得失随缘,随缘而适,但并不是一味的听从老天的安排,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在逆境中取得成功,在安逸中面对失败,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不会一味的把孩子护在自己结实有力的臂膀下,而是选择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面对风雨人生。

我曾听过一户人家,他们每天都跟在孩子身后,有求必应,明明生活不是很富裕却还是把孩子供在天上,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但是,这个孩子长大后竟出奇的连个衣服都不会洗。

这个事例说明什么?这对父母是对是错?他们用爱亲手毁了自己孩子的一生,你不能说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相反,她们很爱,却是溺爱。

老鹰妈妈为了让孩子学会飞翔而选择狠心推它下悬崖;逆风生长的小树终归有参天那般巨大;赵太后放手,长安君才有功于国。同样,你不能说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正是因为爱,所以变得理智,他们很明白孩子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未来要面对的是什么,不是娇生惯养,更不是一味宠溺无限,这个世界弱肉强食的道理从来没有变过,所以,他们选择放手。

放手不是狠,更不是不爱。所谓溺爱的可谓只是表面,放手是爱的理智,爱的长远,他们很明白“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的”

他们的放手在我看来是那般沉重,人们只看到老鹰妈妈狠心推小鹰下悬崖,却不曾看到那划过眼角的泪痕;人们只看到小鹰拼命煽动翅膀的痛苦,却看不到学会飞翔带给他的无尽喜悦。

有时,尝试需要迈出第一步,有了第一步才有第二步,才会有接下来的路,而这第一步却往往掌控在父母手中,是选择挽留还是放手,是留下一个废物还是让他自己在逆境重生中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物。

这一步尤为重要,有的时候,放手不是不爱,而是更为理智而深沉的期待与心痛,爱到放手,爱到只能面对。有一种性格叫理智,有一种心理叫做期待,而有一种爱叫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