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有人说是一个装着小秘密的五彩宝盒;有人说是一个色彩斑斓、充满欢笑的梦;有人说是葡萄架上的葡萄,数也数不清……就让我说说那逗人的童年趣事给大家听吧!
小时候,每当我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就羡慕极了。我想:要是能像小鸟儿那样在蓝天翱翔,感觉一定很爽!
在四岁那年,我在楼下玩,看见几只麻雀在树梢歌唱,不一会儿又扑棱棱飞走了。我思考着:人比小鸟儿聪明,可为什么鸟儿会飞,但人却不会飞呢?于是,我学着麻雀的样子,使劲扇动两只“翅膀”,可怎么也飞不起来。而飞机那么重,它怎么会飞?对了,它顶上还有个螺旋桨呢。于是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一蹦三尺高——我想我终于可以飞喽!
我来到大树下,按照飞机飞行的原理,一只手抱着大树,另一只手张开,围着大树拼命地转。这时,我感到头昏脑胀,想停下来。但我转念又一想,再坚持一下,大概马上就要飞了!可是转了半天,脚还在地面上。哦,手还没松开呢!我连忙松开手,脚用力一蹬,两只“翅膀”使劲儿扇了几下,谁知,我不仅没飞起来,还摔了个四仰八叉,摔的我眼前直冒金星,感觉有几只小鸟不停地在我头上转圈。妈妈看见了,关切地问:“你怎么了?”我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妈妈听完后便哈哈大笑,直骂我傻。
虽然这件趣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可却一直留在我心中,留在我的记忆里,每每想到这一可笑的经历,我不禁为我的顽皮和幼稚暗自脸红。
【我的同学】
郑宇洋
我们班的科学课代表叫郑哲谦,他高高瘦瘦的,眼珠又黑又亮,眼睫毛又细又长,鼻梁比较,嘴唇薄薄的,头发又粗又硬。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外知识特别丰富。
一次暑假里,我曾和郑哲谦一起去了上海夏令营。有一天,我们去了上海动物园。这个动物园太大了,里面的动物数不胜数。许多人都眼花缭乱,就连老师也有点摸不清头脑了。只有郑哲谦不一样,他做起了我们的“导游”。每到一个地方就给我们讲这个动物的有关知识,看到非洲狮,看到红毛猩猩,一一道来,如数家珍。大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老师也禁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郑哲谦课外知识那么丰富的秘密是我在厕所里时揭开的。当时我去上厕所,发现郑哲谦也在那儿,他手里捧着一个东西。我走过去看了一下,发现竟是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我马上明白了,郑哲谦课外知识那么丰富的原因就是他爱看书。
这就是我的同学郑哲谦,一个爱学习、知识渊博的人!
【我的同桌】
方彤欣
我的同桌刘禹瑞,大家都喜欢叫他“刘禹锡”。
“刘禹锡”个子在班里中等,可却坐在第一排。他的皮肤比较黑,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常常穿一双黑色鞋子,有两颗大白兔牙,脸上总是似笑非笑的表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小捣蛋。
有一次,他不好好写作业,在折三角叉,张老师看见了,喊道:“刘禹锡快写作业!”张老师这么一说,顿时,全班开始议论起来,有人说:“刘禹锡在写诗呢!”的确,“刘禹锡”编了一首叫《好汉歌》的诗,其中一句是这么写的:不写作业是好汉,看看老师怎么办。还有人说,“刘禹锡在睡觉呢!”我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那天,陈奕帆带了透明胶,“刘禹锡”看他去玩了,偷偷从他桌洞拿来了透明胶,自己也想做个足球。一听到上课铃声,“刘禹锡”就马上把透明胶放回陈奕帆的桌洞里。但是这一天张老师来得特别早,上课铃还没有响,她就在了。“刘禹锡”心急之下忘记把透明胶放回去。课后,陈奕帆发现透明胶不见了,查问之下知道是“刘禹锡”拿走了。这下,我们看到的“刘禹锡”一副很可怜的样子,完全不像写诗时那个意气奋发的大诗人“刘禹锡”了。
这就是我的同桌“刘禹锡”——一个可爱的小捣蛋。
【我们班的“刘禹锡”】
胡瑞恬
看到这个题目,你肯定想,刘禹锡不是古代的大诗人吗?怎么会在我们班呢?那就让我来说说我们班的“刘禹锡”吧!
你们一开始肯定会以为都说是“刘禹锡”,那个人肯定聪明吧?“刘禹锡”在我们班里并不算特别聪明,属于中等水平吧。而“刘禹锡”这个昵称的由来纯属一次意外。
那天,张老师在让我们订正作业时,想提醒刘禹瑞快一点,结果一着急,说成了:“刘禹锡,快点儿订正作业,不然要留晚学了。”我们全班同学一边笑一边异口同声地说:“‘刘禹锡’大诗人正在创作新的诗呢,没有空余的时间来做作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也笑了起来。
自从那件事发生以后,“刘禹锡”这个昵称便诞生了。我们每个人一但要找刘禹瑞,便会说,“刘禹锡”大诗人,在写诗呢!而张老师从此以后也一直称呼刘禹瑞为“亲爱的刘禹锡大诗人”。
【我的同学】
方缘圆
陈奕帆在我们班是一个很“特别”的男生,他有三个“特别”之处,而这些“特别”却是别人几乎没有的。
“特别”一:聪明。就说在我们的数学课上,一次,老师讲试卷问面积。话音未落,陈奕帆就“唰”的一下举起手来。这个动作把身旁的我吓得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徐老师示意他来说,他立刻就把怎么做怎么想的给说清楚说明白了。老师连连点头,刚想说还有第二种做法时,他又急急忙忙地把第二种方案说起来了。
“特别”二:爱踢足球。我可以承认我们班有很多足球迷,但我不承认有谁会比他更爱足球的。有一次吃完午餐,陈奕帆和凡凡立刻就抱着纸球走了。他们在操场上玩得不亦乐乎,就连我也忍不住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可是好景不长,没有一会儿,午自修的时间就到了。我提醒部分在外踢球的同学,只有一两个人跑回来了。这时,徐老师看了一下表,对我说:“叫踢球的人进教室看书!”我立刻跑向了足球场叫他们,并告诉他们这是老师的命令。所有在操场的同学都急匆匆地跑回了教室,一脸严肃,只有陈奕帆苦着脸,一路小跑着,平时像灯泡似的眼睛忽然暗了,他肯定在想时间过得好快。看这表情,就是想多踢一会儿,真不愧是一个足球迷。
“特别”三:精通军事。要说精通军事的程度,在我们班真可以是排名第一了。手枪、机枪、航母、轰炸机,他样样都知道,甚至还可以说出它们各长什么样,各有什么优势特别。
这就是我的同学——陈奕帆,一个“特别”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