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早上,外婆领着我去菜场买了鱼、虾、西兰花。外婆说:“回家教你烧菜。”我满心喜欢地答应了。
回到家后,我满心期待着今生第一次烧菜的开始,可是外婆却说:“准备工作还没开始呢。”我焦急地等待着。外婆开始剪虾、刷鱼、洗菜、装盘。接着,把葱剪成段,把姜切成片,把蒜拍成快,把辣椒剁成泥,又放在了另一边。随后外婆把锅洗净擦干放上燃气灶。
一切就绪,开始,今天的主材——红烧鱼。起先,灶台很高,我有点吃力,够不着,外婆见了帮我拿来了小凳子,我站在小凳上,小心翼翼地往锅里倒油,把鱼放入锅里,只听见锅里噼里啪啦作响,不小心油还会溅出来,我连忙盖上锅盖。倒入黄酒、盐、糖、酱油,放入葱段,蒜与辣椒,舀一勺汤尝一下味道,感觉很好,出锅装盘。
第一次学烧菜,让我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我心里暗自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家人的一片心意。
午睡后惺忪朦胧,手捧一杯幽香。雨过初晴的阳光照在手中的玻璃杯上,将杯里起起伏伏的金桂都度上了一层灿烂。轻嗅一下,仿佛闻见了那年深秋盛开的桂花的芬芳。轻啜一口,清甜泛香的桂花味绽在了舌尖,清爽由舌尖席卷了全身心。
春尝秋意自有一番诗意。刚提笔有了一番茶之清香,又呆住了,愣愣看着茶水。这桂花茶是妈妈亲手做的。
犹记那年初秋,妈妈自邻人那得知桂花蜜的做法。对不爱喝水的我说:“我也腌一点桂花蜜给你泡茶喝。”我兴致勃勃地赞成,又有点犯愁:“这里又没有大片的桂花树,你能做多少啊?”
当夜,她就带我寻一缕幽香找桂花树去了。记不得那夜月色怎样,反正一路说说笑笑。我在妈妈身边嬉笑着采花。每一棵树胡乱摸下两把花,跑着再送去给细细摘一棵树的妈妈,还得催着:“那棵树更多花”。忙得不一会儿就起了一手心汗,妈妈给我细细擦掉。
本以为战果颇丰,谁知回家一看不过一点点。但也顾不上那么多,猴急猴急地问妈妈该怎么做。谁知妈妈并不急着酿,而是把采来的桂花摊在一张纸上细细捡去花萼、杂质与看相不好的花。把我急得在一旁抓耳挠腮,帮她捡了几分钟就撒开手,彻底对此事失去了兴致。
谁知妈妈从初秋摘到秋末,花初摘到花落,细细的花朵能装满一整个袋子。又都一朵一朵挑捡,再装入瓶中,足足装满了一个极大的瓶子与半瓶小瓶子,放入了白糖。我看着瓶子,里面都是柔嫩的花,一丁点脏也看不见。上层是最先开花的银桂等浅淡的桂花,下面还有如胭脂般鲜艳的金桂。它们密密排列着,互相堆砌着甘甜,我在瓶外都能嗅见。
于是它被放进了冰箱,至今也有两三年了,还是没有吃完,花儿却没有一点变质的迹象。也许它们也知道自己承载着浓浓的爱意而不肯腐坏吧。想起时,用它泡茶、炸饼、做甜汤等,只要小小一勺,再普通的食材都缀上了神奇的魔力。我素爱做一些甜品,也总是放上万能的它,它也不觉中成了我口齿间的常客。
闲来喜爱素手执茶,也喜借之咏叹诗和远方。每每轻啜这桂花的清香,总是涌起丝丝感动。总会浮现出妈妈踮脚细采桂花、眯眼细拣桂花、俯身装瓶的身影……
每一朵桂花,都是妈妈对我的呵护;每一缕醇香,都有妈妈对我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