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我与民俗文化零距离作文8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21

行走在古朴的大道上,抬头仰望那结群的飞鸟,湛蓝的天,洁白的云,领略那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欣赏那匀称美观的建筑。民俗文化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

“能雕石狮子,会刻美人像,雕艺之乡美名扬,惠安是我可爱的家乡。”这么一曲悠扬动听的歌唱出了我们心中最美丽、最真实的家乡,也是这座多元文化并存的小城的真实写照。

民俗文化在惠安这座独具魅力的闽南小城几乎无处不在。你看,那可爱的掌上木偶戏,你听,那源远流长的南音,欣赏那壮丽雄伟的孔庙,你会发现,处处浸透着多彩的民俗文化。车行驶在路上,你可以见到许多古朴的建筑,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儿,似乎新时代的喧嚣从不曾打扰到它们的宁静。寺庙里时而传出钟磬声和念经诵咏声,虔诚的香客接沓焚香而来。

透过窗户向外望去,窗户就是一台照相机,美好的景色犹如按下了快门,让人应接不暇。你看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石雕,有慈祥的菩萨,温顺的鹿,勤勤恳恳的黄牛,憨态可掬的渔夫……而最让我欣赏的还是那些威严的石狮子,它们永远横着一双怒目,四肢强有力地压在石头上,利爪似乎要将坚石粉碎。尾巴似鞭,似乎要荡平一切障碍,凛然的王者风范。它们一直目视远方,似乎期盼着惠安石雕的新时代,又似乎守护着独具特色的惠安雕艺。它们一直闪烁着惠安石雕不朽的艺术光辉。惠安雕艺,源远流长,一代代大师的独特技艺,兼收并蓄的艺术特点,使惠安获得了“中国雕艺之乡”等美誉,现在,惠安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界雕艺之乡”迈进。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女文化是家乡民俗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历经变迁,她们穿着习俗成了如今这般模样。比衣着更为美丽的是她们那吃苦耐劳、勤劳质朴的精神,一直是惠安的精神象征。

领略了技艺精湛的惠安石雕,认识了远近闻名的惠安女。我明白了:民俗文化光闻名遐迩是不够的,而是要作为我们的宝贵财富永远珍藏下去。开发并创新,让民俗文化真正与我们“零距离”。细品一番,民俗文化这么些质朴,精华的东西,一直未远去,如果我们能够去掉些喧嚣与浮华,一直将这些精髓传承下去,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

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有跌跌撞撞,会有难以预料的困难,遇到这种情况,也许有人会选择退缩,而我却总会想起那首歌——《感恩的心》。

那天,我吃完早饭悠闲地坐在门口看着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风景,不知不觉竟然打起盹儿来。朦朦胧胧间,我被一阵强劲的乐声所惊醒,睁眼一看,一辆手推车正缓缓地从我家门前经过,那车破得不能再破了,也许走着走着就要散架了。车上载着一台音响,音乐就是它发出来的,正是那首我们喜欢的《感恩的心》。推车的是个老人,走路一瘸一拐的,十分吃力,车上音响的旁边那极为狭小的一角还坐着一个小女孩,看样子年龄和我差不多,只见她咬着牙,紧皱着眉头,显出很痛苦的神情。

那时我还小,什么事情都要刨根问底一番才肯罢休。“妈妈,他们是什么人啊?他们要干嘛呢?”我抓着妈妈的手这样问。妈妈回答说:“这是残疾人,他们在乞讨呢。”“他们要去哪儿呢?还要走多久呢?”看那小孩实在太可怜了,我的心里也为他们感到担心起来,不禁又问道。妈妈没有回答,只是从包里拿出一张50元的纸币示意我放到车前的破碗里面,那中间只有不多的几个硬币。我拿了两瓶牛奶连同妈妈给的钱一起递给那个推车的人,并关切地问那个孩子怎么了。从他的回答中我知道了,这个孩子生了一种奇怪的病,现在他们只能以这种方式求生,他要努力让他的孩子活下去。“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歌声中,小车远去了,而我难过得眼泪都要流下来了。这位老人和他的孩子多么可怜,而他们又是多么坚强啊。

后来有一天,我回老家过暑假,因为贪凉而得了重感冒,被妈妈送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打着吊针,我感到特别难受,妈妈只好一刻不离地在身边陪着我。不久,病房里又进来一位小病人——一个脸色苍白、极其瘦弱的小女孩。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她,我就想起那个乞讨小车上的小女孩来。她俩的样子实在是太相像了,瘦弱得令人吃惊,好像除了皮肤以外,她们的身体里就只剩下骨头了,所不同的,只是眼前的这个女孩脸上始终都挂着笑容,仿佛生病、住院对她来说只是寻常事。忽然间,我听到一阵微弱的歌声,唱歌的正是这个小女孩,那歌声小得不能再小了,却又那样动听,那样感人。“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我也跟着她轻声地唱起来。歌声中,我的心情也渐渐变得轻松起来……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从此,我的耳边时常会响起这优美的歌声,这是我最喜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