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故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133

我虽然没有去过妈妈的故乡,但故乡在我心中应该是这样一幅画卷:青砖、灰瓦、石槽、绿萍,一只狗慵懒地躺在屋前,房顶上升起的白色炊烟,慢慢融入山色暮霭之中,那是勤劳的人们在做着晚餐。

故乡的食品我只吃过一种,那就是外婆包的包子。外婆包的包子个头虽小,但却皮薄馅多,一口下去,就能吃到馅了。

其实包子刚蒸出来的样子并不怎么好看,因为包子馅里的汁透出来了,就像姑娘白净的脸上青紫了一大块。刚蒸出来的包子冒着热气,让人看了都忍不住要下手拿起一个就开吃。可我每次下手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时,都会被烫得直叫。有时不甘心,用牙齿叼着包子,被包子冒上来的热气闷得慌,外婆总会拿出一个盘子,把包子放进去,说道:“不急,不急,放凉了慢慢吃。”我则乐呵呵地端着盘子,去房间里享用我的独食了。

我最爱吃的包子便是外婆蒸的青菜豆腐包和萝卜羊肉馅包。青菜包子,想吃时都能吃到,可萝卜羊肉包子可要盼一年才能盼到。每到冬天,爸爸在内蒙古的朋友总会寄来一大包羊肉,外婆就用刀把羊油切下来,放在热锅里把羊油煎出来,加入鸡蛋炒,最后放入羊肉和萝卜调成馅。放上点盐,真是香气扑鼻呀,惹得我在厨房门外直流口水,恨不得将馅吞进肚子里。

有次寒假,我们去了泰国,在大年初一时,并没有回国,而是在异地过了这个年。当晚上吃饭时,妈妈讲起她小时候过年时,外婆总会蒸上一大锅包子、馒头。每家每户的房顶上都冒着袅袅炊烟。小孩子们穿着棉衣,在院子里嬉戏打闹。一旦包子出笼,就一股脑地围到灶旁去了。每当人们吃包子时总会感觉很幸福美好。当旅程结束回到成都时,外婆已经蒸上了我最爱吃的萝卜羊肉包子了。包子入口,面的柔软加上馅的鲜香,在口中混合出美妙的滋味。热乎乎的气,在口中升腾、盘旋,仿佛形成了一朵美妙的花。带着微咸的萝卜与细嫩的羊肉鲜味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叫人吃了一口忍不住要吃下一口。

外婆的包子里包的不只是肉和菜,还有一股浓浓的家乡情。每当此刻,我不仅尝到了包子的味道,更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家乡上空婀娜的炊烟啊,你们能否化成一群白鸽向我飞来,把家乡的问候给我捎来,也让我为亲人带去祝福呢?

一开始,阅读是一棵树,每当微风轻抚,它就诗意地摇曳。后来,它抽出了五颜六色的新芽,连鸟儿,也飞来歌唱……

而阅读对于我总是充满温暖的甜香,那种味道无法用言语加以修饰,只知道它可以令人豁然开朗,内心充满了晨曦般温馨的阳光。

我记忆犹新的,要属梅子涵先生的《绿光芒》。

刚拿到书时,只见封面以绿色为底色,上面是一棵树。见那书名我不禁疑惑了:光芒,怎么能是绿色的呢?

我便开始一字字、一行行地阅读书中每一个章节,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一篇《奶奶》读起来心中有些酸涩:梅先生每次去奶奶家时,都会倍感温暖。每天早上,奶奶都会轻轻地将梅先生叫醒,为他准备好热乎乎的豆浆与油条。久了,梅先生已是习以为常。时光荏苒,当几年后梅先生再去拜访奶奶时,却被告知奶奶已经逝世了……我们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只有在失去时才会顿悟珍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故事,也许被遗忘在角落里。如今回头相望,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后几篇的《飞机》令人忍俊不禁,这里的梅先生是倒霉的:飞往台湾的飞机延误就算了,好不容易起飞,降落时台湾又下起了大雨,被迫停在了另一个机场。好嘛,好不容易降落了,梅先生的行李却落在了上海的机场!结尾处,梅先生自嘲道:“……尤其是别和我一起坐飞机。”

《奶奶》让人心中酸酸的,不知是沉闷还是该大哭一场;《飞机》让人心中轻松愉悦,体会梅先生的幽默与诙谐。其中,有一种“梅式幽默”:梅先生的选材都很“接地气”。其中有很多重复出现的词,比如在这一篇中,对工作人员神态的描绘都是“有一点笑嘻嘻”。他们对待因自己的失误令乘客不便时,真的是“笑嘻嘻”吗?不,那不是,那是太过严肃,严肃得刻板。你想,一个气急败坏的乘客遇见这么温和的工作人员,怎么撒得出火?

慢慢地,我从每一个故事都悟出了一些道理,总结了“梅式温暖”、“梅式唠叨”、“梅式选材”……最开始那个问题也渐渐有了答案:“绿光芒”很微弱,并没有红色光芒的醒目,也没有黄色光芒的明亮,可它一点一滴,汇成一抹萤火,带给人一点点温暖,一点点鼓励,一点点希望。绿光芒并不会像暴风雨般一次性猛烈地灌溉,而是像朦胧的如丝春雨,细细地滋润心田,为每一棵爱阅读的小树增添一片绿叶。

那些藏在角落里细碎的美好总是比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更能令人温暖吧,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令你豁然开朗,嘴角不经意地完起一抹弧度。而阅读,是为你捕捉那些美好的瞳孔。

蓦然回首,那棵小树已是郁郁葱葱,那方书香四溢的心田已是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