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那份不一样的真情作文6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61

人生中,唯有时间岿然不败,阅尽沧桑,敌不过世间冷暖。

已是深秋,路旁一地的泛滥的枯叶,走过,仍摩挲作响,“沙沙”。仰起头来,映入眼中的也不过是凄凄的灰蓝罢了。哎,想念那盛夏的蔚蓝和骄阳似火。也罢,四季过后便能重见。

突然,一声霹雳猛雷响过,倾盆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地往下落。我连忙从包中拿出一本书,把它撑在头顶,踩着被雨淋湿的枯叶,躲进了一家商场的檐下。“呼,暂时安全了。”抚过书上的雨渍,把它重新放回包中,便漫无目的地朝商场外张望着……

我的目光随着一对父子的步伐渐进而停住了。

那位父亲将本就不大的雨伞倾斜着举过孩子的头顶,这无疑将他自己暴露在雨中了,那位父亲的外套被雨水打湿,伞上的雨水顺着伞檐流下,流在父亲的肩头……孩子觉察到什么,抬起头来,看见这一幕,连忙推搡着要把雨伞让给父亲。父亲不肯,摸着孩子的头,继续为孩子撑着伞……

仿佛有一丝暖意沁入我心中。

这时,父子的身后掠过一个身影,只见一个叔叔一只手撑着伞,一只手示意着父子停下,嘴中还呼喊着什么。父子停了下来,那位叔叔连忙把手中的雨伞硬塞到那位父亲手中,还手中示意着“不用,不用”,就冒着大雨走了。那位父亲拿着突然多出的伞,望着那位叔叔离开的背影,脸上充满了感激与激动。最后,父子俩一人撑着一把伞,大手牵着小手,满脸笑意地走出了我的视线。

那位父亲被雨水淋湿的身影、孩子把雨伞往父亲头上推的动作和陌生人对父子的善意都使我感慨万分。

雨停了,我也走出商场,一股清凉迎面而来,但心中那一股暖没有褪去。那一份不一样的真情使我动容,那隐匿的浓浓淡淡的真情,肆意的穿透我的心间,让我无法忘却。

1898年的3月5日,中原的一隅诞生了这样一个人。谁曾想,他是29年后发动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51年后成立新中国的大功臣;是百年后为人们所悼念、所敬仰的周总理……

总理少年时被校长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异于大众的泛泛而谈:为做官、为挣钱、为明理……周同志却一直保持缄默。当校长讯问他时,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坚信而清晰,他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语一出震惊四座。校长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一二岁未经世事的少年,怎会说出这样的志向。“什么,你再说一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次,周同志的语调更加坚定,更加高亢。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而这句话,便成为他终身为国家和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动力、责任和使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这些,总理显然一直铭刻于心,并且真正做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后,周同志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无论是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还是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周同志都认真阅读。周同志的眼界随着阅读拓宽,思想也得到升华,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当其他同学还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念书时,周同志已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了。

周总理将一生献给了年少时的一句誓言。他无子、无财,却有一位理解他、支持他的贤妻,有一个敬他、爱他的养女。他还有一群敬仰他、爱戴他、视他为父亲的中华儿女!

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就向我们讲述了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当老师在讲台前,激情澎湃地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语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步入初中,老师再一次满腔热血地呐喊着这句话,在心弦被牵动的的同时,我陷入沉思:一样是这般年纪,一样恰同学少年,周总理已有这番宏图伟志,我却依旧年少轻狂,无所作为?

我自然不能成为周总理这样的伟人,但他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不正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所应具备的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鸿鹄之志谁不曾有过?不为之努力而没有作为,便是好高骛远。他做到了,他便成了周总理——周恩来!

此年此日此时,写下这段文字,动情以纪念周总理的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