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这个冬天很温暖作文8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70

“现在开始背《活板》,快速!”语文老师拿着书站在星期六的讲台上,向我们“发号施令”,安静的课堂上瞬间响了起来。

语文老师尖厉的目光如炬,缓缓的巡视着我们,生怕一个人偷懒,不好好背。我瞥了一眼教室里的空座位,心里想,回家的同学只怕是消极怠工,又要错过一周了。

打开书,看看《活板》,我心中不禁有些怀疑我是否能背会,看看同学们开始背诵,我也马上捂起耳朵,一遍遍的背起来。大约过了二十分钟,同学们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互相检查,我第二段还没有背会,看着讲台上一个个抱着书找老师的同学慢慢变多,心中不由得有些害怕,加快了进度。又过了十分钟,我终于差不多背了下来。

我拿着书,忐忑不安的上了讲台,看有的同学背的结结巴巴,被老师严谨的退了回去,又背了好几遍才过,心中更忐忑了。生怕背不过。终于轮到我了,我背的虽然不是很流畅,但老师勉强给了我过。看老师流畅的一个签字,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坐到座位上,我也变得有些“消极怠工”了,背的有些漫不经心。

很快,下课铃响起,教室里的人陆陆续续散去,而很多同学都没有去吃饭,在老师周围围的满满的,老师同样抱着书,紧皱着眉头,细心、耐心的考着同学们,力求准确,流畅。她也没有去吃饭。

还记得以前初一时,第一节是语文。经常在早上,老师为了备课,不去吃饭;晚上,常常有学生来找老师判作业或是请教功课,老师也陪着她们一直弄完,尽管她也想休息,但她从没说过。记得有一次早上,我们回去的早,只见老师爬在讲台上,竟睡着了,同学们进门的时候,无不是小心翼翼的,怕吵醒老师。她是有多么累呀,才会在这短短的十分钟内睡着。

想起老师对我们废寝忘食的付出,再看看同学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我发现,流感并没有使老师们,同学们“消极怠工”,老师们依然认真的教同学们,一遍一遍,耐心的教到会为止。

今天本来有些冷,可是想到同学们刻苦学习和老师的辛勤付出,心中只觉得温暖如春。我又拿起了书……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个夏天,我独自一个人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途。在此之前,我总是在做着很安静的自己。总是要在清晨很早时抱着课本到无人注意的草坪上小声朗读,总是在讲堂上静静地抄写黑板上或多媒体上老师讲述的内容,总是要等到教室空无一人的时候,才整理好书包离开班级,总是一个人在夜色逐渐湿润的小道上傻傻地看着晕黄的路灯,感觉远方一直都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

路过便利店,我常常会停下来看看橱窗里新上架的杂志和书籍,想了好半天,才忍住走过去,不时也回头看看。风中,高挂枝头的木棉,点点硕大的红,不经意间就会落到额头,我闻着,是一种淡然的香。回到家,一下子感觉自己在阶梯上攀行的脚步响亮得让人有些害怕,仿佛在时间的隧道中不断走远,重复无尽的漫长。原来,我是如此孤独。

看书看到后半夜,身体的骨架似乎都能被抽出来,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似乎自己一直都只是天宇中的星子,那么脆弱地努力发光。笔尖突然就停住了,再也没有向下一行的英文或是数列探索的耐力。我承认现在的我已经被装进了一个透明的瓶子,没有形状的痛楚来得是那么真实。身体中一直都缺少一部分,那是你。于是,我决定去寻找你。

坐上了绿皮火车,感受充实的安全感。窗外是缓慢倒退的树影,山谷静如坟茔,夕阳将车厢的坐垫染成猩红。感觉时间一定在数个瞬间脱离了原先的节奏,那些须臾停缓的片刻安抚了许多慌乱与嘈杂。远村,广大而陌生的世界燃烧着点点灯火,悲欢情事远远地抛在山的另一头。

来舟,重岩叠嶂,风轻云绕,颇为幽静,走入其中,恰是云深不知处。溪流潺潺,千百年转身已是浮尘万里,我坐在时间的转轴上拉不回一个个溃败的王朝。这样一座小小的镇子,它似乎散发着山谷幽兰的香气在我的鼻翼间萦绕,召唤着我。山间深邃的走廊没有炙热的光,声音在竹叶间轻轻地摇摆,像牙齿咬出来柔软的痕迹。我的内心深处充满笃定的坚信感。即使素未谋面,我也能感到你的存在。

越靠近来舟,越感到心中充实,身体轻畅。是你吗?是你在给我力量吗?你是否隐藏在来舟的山水中,等待着我发现。从车水马龙里挣脱开来进入这样充满原生态味道的镇子,浮躁繁琐的梦魇一下子抛到很远很远的云层里。

来舟的河是干净的,清澈得可以照清内心。我将脚伸进河中,清凉从脚底进入身体的经络中,仿佛心中被信仰填充。在河水的倒映中,我看见了你的脸庞,你对着我露出了微笑,眼中流淌着欢喜。看吧,你终是来到我的身边,正如我一直坚定不移地寻找你。如今,你在简单的山镇中,来到我身边,让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拥有理想与信仰。从此,我将不再迷惘,漫无目的地前进,不再深夜里感到孤独,我有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并将向着它坚定地前行。心中旗帜高高树起,人生的光明从心中升起。未来的道路,我心中充满了希望与坚信。

河畔那艘陈旧的渔船动了,它带着以前的我划向一个永远看不见的远方。

很多年后,那座叫来舟的古镇,溪水依旧清澈,水声始终如铃。多年以前,有一位少女在这里找到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