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运动会上,六十米小组赛开始了,发令枪“砰”的一响,同学们双脚用力一蹬,像箭一样飞奔出去。尽管跑六十米的有七人,还有一些人在观众台上来来去去,时常遮挡我的视线,但丝毫不影响我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我们班的选手,一个身穿棕色衣服的小个子男生——-唐糖。
我对班级里的体育项目比赛一直是个悲观主义者,看他已被甩到后面了,我“唉——-”地叹了口气,心想:“这次短跑比赛,他肯定不能拿前三了”。果然,正如我所料,他不但没进前三,还出乎意料地当了最后一名。当他满脸沮丧地回到看台上,我想告诉他结果——他跑了最后一名。但观众台上的妈妈却像会读心术,阻止我去,但我的固执却使我绕开阻挡,冲到他旁边,在他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话:“唐糖,你跑了最后一名。”我说话时即没带着嘲笑、失望、也没有鼓励、安慰。我只是想告诉他一下结果,但“最后一名”这四个字却像箭一样,不偏不倚地射到了他的心坎上,他没有吭声。过了一会儿,我向他望去,此时的他已把帽沿压低,并遮住脸低头看书,但我仍然看出他满脸通红。我轻轻地问了一下旁边的同学:“他哭了?”,旁边的同学默默地点了点头,我很奇怪,他为什么哭呢?这时又有其它事吸引我的注意,便暂时把困惑放在了一边。
回到家后,我又想起这件事,仍然感到疑惑。我仔细地回想当时的情景,感觉好象是“最后一名”这四个字伤害了他。但我却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对,便去问妈妈,妈妈说“如果你自己是唐糖,别人这样对你讲,你的心情会怎样!”我顿时明白了,他跑完后就知道自己跑得不好,自己已经很失望和难过。那时不需要人再去提醒他是最后一名,而是需要安慰和鼓励,就算当时没有人安慰他,他也能通过时间来淡忘此事,而我的一句话就打破了他最后的心理防线。
我明白了,原来是我的无心之语伤害了他。第二天,我私下里向他诚恳地道歉,劝慰他努力锻炼,明年一定能跑出好成绩。
生活中总有一些小事令我们感动,这些事没有什么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更容易打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在这些点滴的小事中让我们感受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关爱。
早出
周末的早晨,妈妈忙着收拾屋子,我就成了妈妈的“专职跑腿”。“宇涵,把垃圾扔一下吧。”
“好的。”将垃圾袋系紧,换了鞋子,披上外套,我就打开门准备去把垃圾扔出去。刚一开门就看到了我们这栋楼的保洁奶奶。
“干什么去?又去上课?”“不,我去扔垃圾。”
“给我,我正好要下楼,今天降温,天冷,可别冻着了。”说着,保洁奶奶就来取我手中的袋子。
这怎么能行,我可不好意思让保洁奶奶替我去。“大姨,你这一天天的都够忙的了,你就让他自已去吧,男孩子没有那么娇气。”妈妈可能是听到了我们的对话,打开门和保洁奶奶说起了话,我则趁着这个机会下了楼。
我们的楼内非常干净,我知道都是保洁奶奶的功劳。只要看见谁家的垃圾放在门口,她准会不声不响地帮着拿走
晚归
周末,下课后,天已经黑了,寒风吹过树梢,残存的叶片“哗哗”作响,随风而动的树枝在路灯的照射下投下零乱的阴影。我乘坐公交车去找妈妈,今晚我们几家人要聚会,妈妈的好友家有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是我的好朋友。一路上我想着今天晚上的聚会,也想着不要下错了车站。
下了车,要穿过一个路口,由于是主干道,车很多,车速也很快。我站在斑马线这边等待时机。大概是因为到了冬天吧,路上的行人并不多,和我一起站在路这边等着过去的人只有两位。车一辆辆地从眼前驰过,我们耐心地等着。
“你要自己过去?”耳边传来一句问话,是站在我身边的一位阿姨。
“嗯,平时我也自己回去。”“这么多车,天还黑,你跟着我们走,可别着急呀!”阿姨一边看着路上的车,一边念叨着。“好的,谢谢阿姨!”正说着,眼前的几辆车减速了。
“来,咱们走!”
……
在清晨第一缕阳光的问候中,在傍晚最后一丝霞光的道别声中,总这样或那样的小事使我们感动,这些事很小,有的也许不值得一提,有的也许过几天就会被人们所忘记,有的也许就从来没被我们留意过,可它们曾是那么的美好,那么令人难忘,点点片段连缀,连成人与人之间关爱与真诚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