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住在一家“争鲜寿司”旁,每天上完学回来,我总是往里边瞅瞅,看看店里的老板和伙计都在不在,如果在,我就会死皮赖脸和爸爸妈妈撒娇:“爸爸?可以吃么?能不能能不能么?”爸爸经不住我的碎碎念:“花式寿司一份。”一个寿司很大,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但我总是把它们全部吃光,然后“妈妈,我吃不下晚饭了。”
家里经常不煮我的饭。
三年级时,我搬家了,搬到了离原来的房子很远很远的地方,好像叫什么“绿都花城,”,我是吃不到寿司了。“妈妈,有寿司么?”“没有,在这里怎么吃。”“好吧……”
渐渐地,我也忘了“寿司”是什么了。
在这些天里,我也一直上学上学上学……并没有因为什么改变我的作息时间;我又每天吃晚饭了。
一天,写作业时,我隐约听到妈妈叫我的名字,“琦——”“嗯?”我打开门,“什么事?”妈妈正拿着手机,在屏幕上划来划去:“想不想吃寿司?”“寿司?”我有些茫然,“什么寿司?”“就是你小时候很喜欢的,圆圆的,用海苔包住的……”妈妈一连说了好多的寿司。
“好呀,我想起来了,那个好好吃的哟。”
不过我既没看到爸爸出去,也没看到妈妈出去,“他们应该只是逗逗我吧……”我有些失落,我也了解寿司店离我家很远,但还是有些沮丧:“人家真的很想吃这个嘛。”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谁呀?”我走着去开门。“您好,您的寿司,”门外的叔叔拎着一个盒子。我昏头昏脑接过盒子——上面写着我妈妈的名字。“妈妈!”我冲里屋叫道,“有东西来了!”妈妈却迟迟不肯出来。
“那我拆��。”我打开盒子,一看,“哇,好香!”
妈妈闻声出来,“这是买给你的。”我夹起一个寿司,放在嘴里,海苔化开,米饭“破苔而出”甜滋滋、滑溜溜的。
狼吞虎咽了一阵,才发现爸爸妈妈一口没吃,急忙夹起一块,送到妈妈嘴边,“妈妈,你也吃一个。”“爸爸,你也吃一个。”
妈妈爸爸把爱存在海苔里,让我接收那份爱,我把爱藏在米饭里,大家得一起感受才行……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尤眨�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就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眼中的大年,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人们畅饮着屠苏酒,这是一个多么惬意的大年啊!在这一天,所有的人家都撕下旧的桃符,换上新的桃符,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大年啊!
我期盼已久的春节在寒假中到来了,春节时分大街上,集市上,超市里都挤满了买年货的人们。人们购买衣服,食品,春联等等一些年货。我家也不例外,妈妈分工去买年货,爷爷和我一起去买烟花,爆竹和春联,妈妈去买蔬菜,爸爸去准备一些别的年货。
妈妈买了很多我喜欢吃的菜,我让妈妈少买一点,今年这个寒假天气不是太冷,有些菜是放不住的。鱼是我的最爱。妈妈买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喜欢,二是我们这里有个风俗:“年年有‘鱼’”。
除夕,这天我们早早地起床了,今天有任务,贴对联。我接过妈妈买好的对联,拆开来,对号入座一一铺开,先贴里屋后贴外屋,一张张旧的对联落上,换上了一张张新的春联。家里顿时焕然一新,增添了许多生机。
我点燃了小鞭炮,爸爸同时也点燃了大的爆竹。让我想起了“爆竹声中一岁除”的诗句。这时妈妈的年夜饭也好了。
“吃饭了!”妈妈喊道。我跑到桌子旁给爷爷倒酒,帮妈妈倒饮料,年夜饭也开始吃了,年夜饭仪式也开始了:敬酒和说敬酒词。大人们说好了敬酒词,我也开始说了,那熟记于心的敬酒词脱口而出:“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爷爷奶奶都夸我真懂事,爸爸妈妈都说谢谢,妈妈又说:“谢谢儿子,我们努力工作,你一定也要好好学习,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
吃完晚饭,我十分开心,因为我变成了“大富豪”了。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给了我红包。(最后把钱都给了妈妈,让妈妈为我今年多买点课外书和学习用品。)
我们又看了“春节联欢晚会”。有美丽的舞蹈表演,搞笑的小品和有惊无险的杂技,使我很开心。
不知不觉,主持人开始倒数“10,9,8,7,6,5,4,3,2,1,0!”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人们为之欢呼!窗外顿时响起了鞭爆声,把电视的声音都掩盖过去了,我看着窗外的烟花,无数的礼炮在天空绽放,千姿百态,有的银蛇狂舞,有的孔雀开屏,它们把天空点缀得绚丽夺目。
“�纾�”,映入眼帘的是爸爸的“压轴炮”,烟花喷出了火焰,火焰射向空中,形成了一朵怒放的“花朵”,简直是玉树银花。
我期盼着春节,春节是新的开始,是播种希望的节日。新的一年,我又长大了一岁,我有了新的希望,我要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丰收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