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父爱作文800字初中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03

有人说,父亲,是一棵大树,为儿女遮风挡雨;父爱,是对初春花蕾的呵护,是细雨微风对春草的抚慰,含蓄而又温暖。

有个朋友说起过她的父亲,她的父亲为了她奔波忙碌,每次都很晚才回家,她甚至很少与父亲一块吃晚饭。有一天,她没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时钟发出细微的响声,时间一点点的流逝,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一丝丝响动,门悄然打开了。他感到父亲正向她走来,轻轻得帮她拉了拉被子,又转身离去,他看到了父亲踮起的脚尖,父亲并没有发出多大的声音,但父亲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她的心头。

我不禁想起了我爸爸,那是会考前的晚上,因为紧张,我怎么也睡不着,特别烦躁,在黑暗中睁着一双眼睛。看着天花板,然后又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努力得使自己平静下来,清空大脑什么都不想,偏偏这时,爸爸走到卫生间去洗澡,哗哗的水声更使我平添几分恼火,怎么人家爸爸注意得到这种细节,我爸爸想不到,难道我的爸爸不如别人的爸爸?

那一夜,原本灯火通明,不知为何,电灯突然灭了,四周顿时一片乌黑,停电了,怎么办?我惊慌失措,一是因为作业没写完,急的,二是因为惧怕超自然生物,在一片黑暗中,似有黑影绰绰,我不敢动,大声喊爸爸,这时门口出现了微弱的亮光。接着传来了爸爸的声音,“你妈妈把蜡烛放哪儿啦?”我俩打着手机的手电筒,一阵乱翻,可就是没有蜡烛的踪影,爸爸想了想,我家没有手电筒,光亮够我写字的只有一个电蚊拍,他灵机一动,把电蚊拍支在我的书柜和笔筒之间相当于一个小型台灯。

我可以继续写作业了,可爸爸呢,他最近要考试,他在很努力的背书,时间少一天是一天,灯光不是很强,仅能照亮我的书本。我偷偷回头,望向电脑桌边的爸爸,他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抄写着要背诵的内容,手机光不亮,书上字也小,爸爸头趴的很低,不得不眯着眼,我鼻子一酸,灯光透过我的眼睛射入我的心头,原本不那么明亮的光,越来越亮……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那位朋友有父亲踮起的脚尖。而我有什么?我有爸爸在黑暗中支起的灯光。父爱的表达不同,但父爱永远不停电。

雨在淅淅沥沥的下,仿佛不舍夏天的离去,又仿佛怯涩秋子的到来。秋天就在这雷鸣般的掌声中,从雨暮中走出来,向万物展示她的绝代芳华,用她的天籁之音吟咏着秋天的故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明生明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秋词是刘禹锡在34岁时所作。那是的他正值壮年,他正大展自己的鸿鹄之志,他正勾画自己心中的蓝词并将它一一实现。可是他还未完成自己的志向,却被一纸召书,逐出长安,流放异乡。不难想像,那时的他该是多么地悲痛欲绝。本是春风得意之时,却在一夜之间流放他乡,他该是多么地痛,多么地恨啊!于是他就在秋天中,被流放异乡。

刘禹锡虽然遭流放,但他是积极乐观的,有博大胸襟的,看什么事情都能发现美好。在巴山楚水这样的凄凉地区被废置二十多年,回来后成了出土文物一样的老古董,许多故人老友都与世长辞。但他却想得开,放得下。作出了《杨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一千古名词,豪情满怀地唱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万古佳句。尽管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但他去善于“忘却”自己的悲苦,“忘却”自己的得失,把自己放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使自己彻底的解脱。

刘禹锡虽仕途坎坷,生活充满艰辛,但他那超人的胸襟却无人可比。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俩年纪相仿,遭遇几乎相同,同时考中进士,同时因参加政治革新而被逐出长安,同样被长期泛滴。但他俩的命运都迥然不同。

柳宗元被贬在永州时33年。因为自觉冤屈,他总是想不开,反映到诗文中,总是流露出一股无法排遣的凄苦。听听他这酸溜的歌声吧!“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秋天本应是收获与喜悦的季节,可柳宗元看到的不是这些,而是利刃枪芒,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愁绪。最终,柳完元因愁而病,因病而死。

一年又一年,秋在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在不停地诉说着秋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