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醒来作文8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85

“起床!”

耳中一阵刺痛。几乎瞬间,禁闭的眼中亦感知到极强的光波穿透。身边的闹铃便也附和进来,蹦跳个不停。费力地提起手臂就将声音拍掉,翻过身来感受着温存。

许久,虽仍睡意朦胧,已是不得不起来——要迟到了。动作一下子麻利起来,几分钟后就蹿下楼去,头也不回。

当之无愧的冬天!

刚刚碰到冷风,就像手伸进了冰窖,迅速地缩回袖子。阳光与风的对抗很快便无望,寒气映衬着下垂的脑袋更显灰暗。眼前的大楼满脸苍白死灰,四围的空气也变得炙热而粘稠。

毫不犹豫地钻进公交车,踏上补课的路途。

车门开启,裹挟着一阵暖风。这风那么诱人,就像冬天的樱桃一样感到焕然一新。冬日周末,车上便也空闲。只有寥寥无几的人还站着,聚精会神地盯着眼前的荧幕,大多数人则更乐意在这舒适的地盘上打个盹。

我僵硬地站在车上,被这气氛渲染着,耳中虽是激烈的音乐,却也被过滤。眼皮苦苦支撑,随时都有可能崩塌。无意中扫到了地上——一颗,两颗……眼睛已模糊的看不出来。忽而被一声呵斥着实吓了一跳——“你这什么人!哪里有在公交车上吃瓜子还吐一地瓜子壳的!”原是一位带着孩子的妇人在呵斥一位男子。嗑瓜子男人白了妇女一眼“多管闲事!”随即,又用力吐起壳来。

一场纷争拉开了序幕。

原本熟睡的乘客,也三三两两苏醒过来,战况愈来愈激烈。全车人,连同司机,都饶有兴味地看着。这俩人,怕是要动手了。

忽然,一个小女孩蹦跳着走上前去,手中是一张洁白的纸巾。在熙熙攘攘地争吵声中,她默默地蹲在了地上。一个一个,一点一点,就那样慢慢的,拾起了地上所有的瓜子壳放在早已准备好的塑料袋里。

争吵声停止了,只剩下悉悉索索的议论声和窗外的寒风声。

小女孩仰起脸,笑脸盈盈。转身将塑料袋递给那嗑瓜子男子道“叔叔,地上干净了。您刚刚没带塑料袋,难免的!”

车窗外依旧是寒风阵阵。车窗上早已氤氲上团团热气。

仿佛世界刚从沉睡中苏醒。

车不知何时到站了。原来冬日也并非寒不可耐。

我只觉得有什么在召唤我们醒来。

八月的骄阳似火,但也无法阻挡游人的热情。这座跨越明清两朝的历史古都,与“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江南情怀是不同的,它的威严、神秘,和它悠久的历史无一不令人向往。

故宫博物馆

故宫,也称紫禁城,但我更喜欢“紫禁城”这个名字,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故称“紫禁城”。

站在午门前,我仰视着这座威严气派的大门,不禁心生敬畏,这座大门有三座门洞,中间最大的那座在以往,只有皇帝才可使用,而如今,物是人非,游客们也可以从这座门洞中随意出入。

前面的三宝殿,气派非凡,但我最喜欢的并不是这里。往后走,东西六宫便没了三宝殿般的威严,这里是后宫嫔妃们居住的地方,千姿百态的假山,各式各样的阁楼,不亚于苏州园林。夏日里,御花园的各种奇花异草已开遍满园,无处不是赏心悦目的绿,衬着万春亭和千秋亭两座精致的小亭,也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但走着走着,我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放眼望去,宫墙外还是宫墙,仿佛所有的一切都会淹没在这望也望不到边的宫墙内,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都被因道道朱红宫墙,而淡化、消失,随之带来的,却是仇恨,和对权利与金钱的热切渴望。

最后走出神武门外,隔河回望,东西两座角楼,宛如两位美丽少女正在梳妆打扮,她们的影子投在清澈的河面上,一阵清风吹来,吹乱了她们乌黑的发丝,河面上的影子也模糊了……

别了,神武门。别了,故宫。

烟袋斜街

傍晚的火烧云衬着紫禁城朱红的城墙无疑是北京城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漫步于什刹海地区无疑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在这里,你能看见这座古城的繁华。

相传,烟袋斜街原来叫鼓楼斜街,因清末时,这里开起了一家家烟袋铺,便改名叫烟道斜街。

后海波寒柳雾凉,一根烟袋点残阳。

银桥可载西山重,老店犹飞爆肚香。

梦落鼻壶闻烂醉,魂游瓦巷转悠扬。

斜街更比烟竿短,几步明清岁月长。

这是一位诗人游玩后写的诗,写得贴切而又真实。

傍晚时分,漫步于此地,听上一支小曲儿,吃上一串烤肉季的羊肉串,无处不带着那么点儿京味儿。街上的鼻烟壶可谓是一绝,扁扁的鼻烟壶,呈半透明色,上面的水墨画千姿百态,拿了只鼻烟壶仔细观赏,画中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草木的一笔一划清晰明了,鸟儿展翅高飞、栩栩如生,堪称一幅绝妙画作。此外,街上的特色小店中还出售穿着各类民族服饰的兔儿爷,丝锦扇子,各种首饰等。

与紫禁城不同,在这里,你可以看见真正的老北京生活,静静品味这座城悠久的历史底蕴。

鼓楼

走出烟袋斜街,漫无目的地闲逛,走着走着,一座高大威严的古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北京的鼓楼。

我到达鼓楼时,已是傍晚时分,行程中也并未考虑游览这个景点,但我依旧想去看一看。急匆匆地登上鼓楼,时间已过四点半,鼓楼也临近关门时间。鼓楼的台阶十分陡峭,抬头望去,如同一条通天梯一般,令人不禁心生畏惧。登上鼓楼,俯视一切,万物尽收眼底,整个北京城上仿佛披上了一条用金色的余晖编织成的锦缎,街道上汽车的鸣叫声不绝于耳,但又有几人愿意停下脚步,回头看一看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鼓楼?傍晚四点三刻,鼓楼一天中最后一次击鼓表演终于开始。随着中间的大鼓的两声响亮的鼓声,所有的鼓手们开始有循序性地击鼓,时而敲击鼓的两侧,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时而敲击鼓面,发出沉稳而又铿锵有力的声音,赛过夏日里隆隆的雷声。历史的时起时伏都隐没与此,时间的兴衰也藏身于此……

从远处回望鼓楼,他恍如一位历经百年沧桑的老人,他注视着整个北京城,他将永远伴随着北京城,他是北京城悠久历史的见证人。

后记

忘不了故宫,忘不了鼓楼,更忘不了夕阳下的北京城!

我真正被北京悠久的历史所感动,这是真正心灵的升华。这是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敬畏而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