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今天让我们大家当一回小老师来寻找错别字?当老师一公布今天上课的内容,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有的同学说:“在哪儿找错别字呢?”有的同学问:“老师不会让我们批作业吧?”……
答案很快揭晓了,原来是在同学的作文稿中寻找错别字。
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篇作文稿。当我一拿到那篇作文稿,低头一看,啊!这字潦潦草草,龙飞凤舞,我连文章作者姓氏名谁都没看出来!我猜这个小作者有可能不太喜欢写作文,是被妈妈强行拉来上课的。到了这里对待作文也是草草了事,一点也不认真,有可能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教室里吧。我估计,这位小作者文章中的错别字会有很多。
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班级里霎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低着头,认真地批改作文了。大家都想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将藏在作文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偶尔,教室的某个角落会传来窃窃私语。
我也不例外,仔细地找作文中的错别字。看着看着,我改变了对那位小作者的看法,因为我在他文章中竟找不到的一个错别字!这下我认为我可能对那位小作者的看法是很错误的,他有可能只是字写得潦草,写作水平还是不错的。
瞧,我座位前的这位女同学真有趣,找到了错别字,不确定,还要用手在空中比划一下,想一想,确定后才低头画个圈,打个叉,真认真呀!
我最终没有发现这位小作者的一处错别字。老师让我们把自己找到的错别字选一个写在黑板上,我只好问同桌借了一个上去写。大家找出来的错别字真是让人啼笑皆非:有的自创了一个字,有的拿个同音形近的瞎写一气,有的简直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一位同学上去批改正后写的字。因为他要边看边想这个字错了没有,而且我们把正确的字都写得很小,所以这位同学批改的非常慢,出乎意料的是,有五位同学虽然找出了错别字,但是还是没有改对。
错别字是作文中最常的事,每个人都会写错别字。在生活中要多看看书,增加识字量;在写作文中遇到不会写的字时,可以询问老师或查查字典,千万不要胡乱写;写完后多多检查,这样也许错别字就会少些了。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时间悄悄地从指缝里溜走,在这流逝的时间里,世界变了太多太多。
我们都知道,我国很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已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比如高铁、通讯、电子商务等,这一系列高科技都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手机。
手机,现在几乎人人手里至少都有一台。时下流行一句话“一机在手,什么都有”,不只是通讯、拍照、上网查资料,什么追剧、看书也是小儿科,甚至足不出户也能购物,出门不用带钱包。可以说生活中包罗万象的方方面面,一部手机全部搞定。手机彻底的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已经离不开它了。
然而,手机千好万好,但也有不容忽视的弊端,那就是现在的人眼中只有手机,别无他人。
有一次,我在饭店里吃饭,看到旁边桌子坐着几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好像是同学聚会。他们刚进来的时候寒暄了几句,坐下来后便各自掏出手机玩起来,后来几乎什么话都不说了,只是看着手机“咯咯”地笑。点菜的时候,每个人都报了自己喜欢的菜名后,便又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一直到吃完饭结束,整个过程中就没谈几句话,目光几乎都没有从手机上移开。
当时我彻底震惊了,这还是朋友聚会吗?这不是跟手机进行“约会”吗?可还记得当年没有手机的年代?听父母讲,以前大家在饭局中侃侃而谈,聊聊事业,聊聊人生,时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整个气氛都活跃起来。可有了手机之后,我们的生活真的变了。
现在人们沉浸在手机的虚拟世界里,变成了“低头族”。人与人之间有什么事就发微信,或者晒朋友圈,在网上聊得热火朝天,见面却不发一言。以前的人们通过写信进行情感沟通,互诉相思,不仅可以练字而且可以增进彼此间的情谊,就是几十年后再拿出来看看,仍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可要在这手机泛滥的世界里,没有谁再愿意提笔写信,写信等于落后,其实也是一种“奢侈”。有了手机之后,我们的生活真的变了。
与此同时,由于沉迷手机而出现的意外或酿成悲剧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某中学生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因熬夜玩手机导致身亡;某某因沉迷手机,掉入井盖中,身亡;某某过马路玩手机,发生车祸……这种新闻太多太多,屡见不鲜。有了手机之后,我们的生活真的变了。
虽然高科技产品很实用、很方便,但也要学会节制,不能成了它的奴隶。我们应该适时地放下手机,抬起头来,跟身边的亲朋好友聊聊天;放下手机,走进大自然,拥抱美好的生活;放下手机,拿起一本散发墨香的书,静静品读,洗涤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