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册里夹着一张旧照片,那是我在过年时回老家,与兄弟姐妹们拍的一张合影。现在比我年长的要么出了国,要么在外地求学;比我幼小的也与我相隔较远。再也不能回到想从前那样欢聚一堂的时候了,如今也只能回忆那是美好的团圆了。
那时,每逢大年初二,我们所有的兄弟姐妹都会回老家,老家在农村,自然与城里有大不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农家小院;没有柏油马路,只有乡间小路;没有工厂浓烟,只有清新空气……再加上那挺立的苍松,涓涓的细流,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有无限趣味。特别是在下雪的时候,我们小孩儿就更欢喜,大孩子打雪仗,小孩子堆雪人,两手冻得通红麻木,依旧玩得不亦乐乎。有时那几个顽皮的男孩子把雪球扔到那些“小不点”身上,“小不点”们立即哇哇大哭着去寻求大人的援助,嘟着嘴,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凶手”向大人们告状,真有名侦探柯南的范儿。而那些男孩子呢,免不了一阵劈头盖脸的“批斗”声,他们也只是当作耳旁风罢了。
玩饿了,闹渴了,午饭也烧好了。大家伙儿围成一桌,孩子们狼吞虎咽,大人们有说有笑,气氛好融洽。天是冷的,心却是暖洋洋的,一家人在一起,融化了一切冰雪。酒足饭饱之后,孩子们又迫不及待地闹腾去了,有的去赶鸭子,有的去放烟花,还有的去抓田鱼……大人们待在房间里,围着火盆,继续谈天说笑,好像积蓄了一肚子的话,到今天要全部吐出来似的,没完没了。
过了一会儿,姨夫拿来几个毛芋,小心翼翼地用树枝在火盆灰里挖出许多洞,然后把毛芋一个个塞入洞中,再用树枝把洞填好,说是这样焖出来的毛芋要比普通方法烧出的毛芋香很多,好吃很多。团圆接近尾声了,孩子们也陆续回来了。一进屋,就闻到了馋人的香味,也不顾烫手,拿起火盆中的毛芋就开始剥皮,又被烫得握不住,在两只手中交换着拿,那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要回家了,孩子们一个个都意犹未尽,更是依依不舍,于是继续盼望着下一个新年快些到来。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都长大了,能回老家的次数渐渐减少,所以气氛很难更从前一样那么热闹非凡,反而有些冷清了。
但那些美好的团圆回忆,仍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那次,怕是最后一次大团圆了吧!
有时,莫名的迷茫,似是风中被瓢泼的大雨迷了方向。——题记
又是一年春末夏初,窗边埋头做题的我,被窗外那倾盆大雨呼唤着抬起了头。看着那似是老天爷哭泣而流下的泪水的雨点噼噼啪啪地打在屋檐上,本就压抑的心情不禁更是沉郁。
窗台上那一株不知名的盆栽,在风雨的蹂躏下,弯下了它挺直的树干,埋下头去深深望着脚下的土地。
看着那盆栽,我的眼前蓦然模糊了,以往失败时的一幕幕都展现在我眼前:考试的失利、任务的失败、事情的出错……他们仿佛在嘲笑着我,宣告着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得意。
我的心突然没由来地慌了一下,是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一定要屈服与他的规则与力量?是不是想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必须变得世故、圆滑、势力?是不是面对那些强大的人、强大的事,就只能低下我们的头,只能对他们忍气吞声,默默地承受下去?
我常常在一个人的时候想,我读书是为了什么呢?名声?金钱?或者是别人艳羡甚至是嫉妒的目光?不,我根本不需要这些,我只是想当一个平凡的、幸福的普通人。
我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妈妈问女儿:‘你为什么就不能当个让我感到自豪的好学生呢?’女儿说:‘妈妈,老师说,每当英雄走过的时候,路边总有人为他鼓掌。我知道我不会成为英雄,因为我只想当那些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
英雄,多光荣的称呼!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想要当个英雄,但这个小女孩并不这么想,只要可以为他人做些什么,就算不当英雄也无所谓。
这也是我的想法。
忽然明白,我读书并不是为了金钱名利,虽然我也是爱的,但是我就只是为了能为别人做一些事,能够不在这个世界上白白过完我的这一生,不浪费我所拥有的这些时间,不辜负亲人朋友的期望,不被“渐渐”消磨完我的生命,我便是尽了我所该尽的义务。到了那时,就算是世故又怎样?我已是我所期望变成的人了。
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去尽力地做那些我力所能及的事,努力地在别人的帮助下去做我力所不能及的事,尽力去学那些我所做不到的事,只要这样,便足够了。我不想去夸下什么大的海口来表明我的决心,毕竟凡事空口无凭,一切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想通了一切,心也似乎轻了,世界瞬间变得无限大。窗外的雨依然在下,心思却是随着雨声逐渐明朗。抬头注视着窗台上的盆栽,抵抗着风雨的侵袭,顽强地支撑起身躯,努力与风雨抗争。我知道,它会成功的,就像我。对着窗外依旧瓢泼的大雨,我露出明朗的微笑。
没有关系,坚持着自己,向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勇敢向前,总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时的迷茫,不是放弃的借口。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