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人与永恒读后感10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65

浅白的语言,深刻的思考

在万事万物中,人是最大的谜。在人类心目中,永恒是最大的谜。

我想,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玄机的谜语。作者认为人、永恒皆为谜,那么书名《人与永恒》为谜面,这本书的内容就是谜底。也许你不理解这个谜的意思,感到过于深奥,作者浅白的语言会带你领悟。

《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一本随感集,全书分26个话题,如:人、自然和生命、死、时间和永恒……书中介绍他的语言真实质朴,没有严肃的长篇大论,没有刻意的修饰、雕琢,却字字珠玑、直入人心。

看后,确实如此,本书没有哲学书贯有的深奥、严肃等特征,也不会带给你大彻大悟的心境,更没有大谈哲理,倒恰如一泉小溪,有几分清新的意味,很纯净,能真正流进你的心田,看后让你若有所思,又有一种莫名的释然。

下面就作者的几段随感,谈谈我的理解和感悟吧。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包括弱点。我爱躺在夜晚的草地上仰望星宿,但我自己不愿做星宿。”这是作者的想法。或许理论上,我们都该倾向于做星宿。但我觉得,我们是人,人分善恶、美丑,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既然人有不同的两面性,那这也决定了人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不做星宿不代表我们没有追求和理想,只能代表我们的追求不同。星宿是一种理想,仰望星宿也是一种追求。仰望星宿是一种对美好的向往,仰望它,但不一定要成为它,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人人都向往成为星宿,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否定后者。

“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但常常忘记了开花。”这大概就是现在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了。我们急于发展自己,使自己快速成长。这种急切的心情,恰如今天刚破土的新芽,就巴望着明天成为参天的古木,看来极为荒诞。

有人认为开花不重要,它只是为了供人欣赏而已,毫无实用价值,不如果实来的实际,就干脆省去了开花这一过程,直接捧回了果实。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不可违背自然规律的,跳过任何一个,果实都不完整,也失去了它的价值,任何事物亦如此。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一步一个脚印,学会去等待花开,学会不急不躁地等待自己生命中的果实。

本书的最后提到了永恒这个话题。对于永恒,我们一般理解为两种意思。第一种似乎肤浅了点,就是秦始皇的“长生不老”美梦。想要这种永恒的人,必定终身抱憾。现在这种科学当道的时代,大家都意识到这不可能,这种想法的人少之又少。而第二种,是精神上的永恒。像古代的屈原,近代的林则徐,以及现代的雷锋。等等,他们的价值从遥远的岁月,传承至今。这种永恒,不惧时光磨洗,历史这个筛子是拦不住的。我想,他们至少会伴着中国人的文明,走到时间尽头。

周国平说:“思得永恒和不思永恒的人都是幸福的。不幸的是那些思而不得的人。”

人和永恒,看似深奥,其实也很简单,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简单真实即永恒。同样,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

合上这本书,它依然是个谜,但已不再拥有高深莫测的外衣。

在许多陪伴我、教导我的老师中,我最喜爱的就是我的班主任---柳老师。

从第一眼见到柳老师,我就发现有些缘分是命中注定的。初一分班的时候,我很幸运地分到我们的班级,成了柳老师的学生。

柳老师有一头飘飘袅袅的长发,当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照射在她的头发上时,许多的光影在老师的头发上跳舞。上课时严肃的表情下难以掩藏那双迷人的眼睛,她笑起来,眼睛好像会说话。

柳老师教我们语文课。她的课总是轻松活泼,令人向往。只要上课,老师好像总有讲不完的知识,她似乎要把所有的知识都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生怕我们听不懂。柳老师非常注重培养我们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小组合作展开辩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激烈的讨论后,我们最终确定了一个共同的答案。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柳老师很关心我们。清明节放假前一天,班上一位同学过生日,中午吃完饭,我正坐在教室里写作业,只见几个同学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抱着些零食。刚进门,柳老师就招呼他们把零食放在讲桌上,分成两份。“同学们,把手中的笔停一下。今天和明天分别是我们班两位同学的生日,我买了一些零食来为他们庆生。”。说完,老师示意我过去,而我怔怔地坐在座位上一动没动,旁边的同学拍了拍我,我才回过神来,猛然间想起明天才是我的生日,而明天却是清明节,学校放假。于是,我走到老师跟前,接住了老师送给我的零食,心里非常感动。我心想,老师连每个同学的生日都记得,她真是用心良苦啊!

柳老师用满满的爱温暖我们成长,为我们展翅高飞保驾护航。赞美她的话语有太多太多,但我只想真诚地对她说:“老师,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