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小园子,承载了我儿时的回忆。这一方小小的菜园,定格劳作时的喜悦,升腾了暖暖的亲情。
园子里种着许多蔬菜,有豆角、韭菜、茄子、龙豆、玉米、葱、蒜等。在这里,开启了我最初的蔬菜认知。长长的豆角像辫子,似弯刀;碧绿的韭菜如同精神抖擞的将士,守卫着菜园里的其他伙伴;身着紫色长袍的茄子,就像佝偻的老寿星。
小时候我会经常来外婆家里,自然喜欢帮外婆种菜,可我总是帮倒忙。尽管如此,外婆还是耐心教导我种菜的技巧。从平整土地到挑选种子,从播种插苗到施肥浇水,每一个细节都让我印象深刻。
播种前,外婆先用锄头将硬土刨成松软的细土,再用耙子捋平。平坦的土地上,再设计出田垄沟渠,把每一块地合理隔开,方便灌溉。之后,用锄头刨出一个个小坑,每个小坑之间的间隔要差不多,再把种子放进小坑,每次点一两颗种子。等到种子入坑,再填上一层薄薄的细土,给种子披上松软的外衣。播种完,再给种子喝上饱饱的一口,之后每天都要浇点水,但要控制浇水量。适宜得当的浇水,是保障种子成长的必要阶段。
蔬菜之外,这里还有琳琅满目的水果。忘不了,红彤彤的苹果像娇羞的姑娘,酸甜可口的石榴让人流连忘返,香脆可口的核桃是我儿时的最爱。果树下,是我们酣畅淋漓的大快朵颐,是祖孙三代温馨有爱的画面。
小园子里的耕种,外婆总是一边细心的给我讲解,一边亲自示范给我看。言传身教中,外婆艰苦朴素,辛勤劳动的品质深深影响着我。潜移默化中,我也明白了外婆的用心良苦。外婆种这些蔬菜,就是为了让我们都能吃上健康有机的蔬菜,都能明白劳作的辛苦。外婆,我爱你的小园子,我更爱您的辛勤付出。
啊!奇丽的天山,我终于看见了美如天堂的天山风景。
成百上千的牛羊群在雪山下吃着一碧千里的��草,不知是雪山上的雪��化后,滋养了青草,还是环境的原因,这儿的青草竟让牛羊长得这么得肥壮,皮毛闪着光泽。远远的,便听见声如雨点的马蹄声,渐渐的,马蹄声越来越响亮,这声音铿锵有力,敲在大地上发出厚实的响声。马背上的主人们正向我招着手,一靠近我便发现主人们的身上都绑着白布条,而女主人的手上也捧着白布条,这是民族传统中欢迎客人的仪式。而男女老少的穿着也十分的讲究,女人们大多穿的比较鲜艳的华丽衣裳,头上、腿上、手上也都戴着不计其数的白银和首饰。这可能是寓意着大紫大红、财源滚滚,而男人们都穿着深蓝、淡蓝或绿色的服饰。一眼望去,有几人的手里还拿着马鞭,这也可能寓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把我带到马群里,意思是让我骑马,我选了一匹黑如煤炭的黑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了马背,坐在高大的马背上一览无遗地望着草原,心情十分得愉悦。而坐在马背上没有一点的恐惧感,因为马背结实、宽阔,就像坐在自家的沙发上一样,手里拽着马鞭轻轻地抽打着马儿,马儿竟一下子就飞驰着起来,感觉就像坐在最最刺激的过山车一样过瘾,我就像飞在草原上一只雄鹰飞舞着、翱翔着!许久马儿才停了下来,我却迟迟没缓过神来。
时间飞速流逝,黄昏来做客了,夜幕也降临了。夜晚的草原也更是美丽的,天上布满了“萤火虫”,可这些“萤火虫”却迟迟不肯飞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几座蒙古包中,我和主人们在一起生起了篝火,火星点儿从火堆蹦了出来,忽闪忽闪后便没了踪影,我想:“这就是它们的一生吧,火总会熄灭的,人也会在岁月中慢慢失去火光的。”想着,突然一位鄂温克姑娘来邀请我和她们一起围着篝火跳舞,起初我还挺羞涩的,经她们一动员我也不拘束了,放开来和她们一起跳,在欢声笑语中天上的“萤火虫”也正眨巴着眼睛发出阵阵的亮光。
如此美好的梦,我不想结束,可不结束这个梦,梦就会变为现实,虽然梦一去不回,可在我脑海中它永远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