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的,也是我这个中秋夜内心最深处的感受。
一到杭州便连着七天课,好不容易放假,却又不得不在杭州住下,好在与妈妈一起。又是一年中秋,家人团聚却办不到。我不禁要思索:在我们眼中,中秋究竟是什么?
其实不用问也知道,对于中秋仍要在外奔波的爸爸而言,中秋不过是与家人讲一句话,对着月亮吃月饼;对于远在他乡的我和妈妈而言,回家便是奢求;对于乡下的外公外婆而言,他们是多么渴望与儿女、外孙见一面,更不必说已经失去老伴的奶奶。
想来也是左右为难,为了未来的人生,我来到杭州求学,却不得不与家中的亲人分开。中秋之夜,古人有月亮能微寄心中的相思之情,可今夜竟是雨夜,连月亮也不肯出面。我所能做的,唯有与妈妈相倚靠。
打开电视,用节目分散心中的注意力,尽量不去思念家乡。可我感觉要做的仿佛是坏事一样,心里竟有千百个念头死死维护着这份乡思,不能淡忘。哭是办不到的,我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流泪。
绿叶有它的色彩,在角落一隅默默无闻地生长;天空有它的色彩,在深遂高远的帷幕上泼上白花的雕琢。有那样一抹色彩,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令我难以忘怀。
月考过后,沉重的打击几乎使我抬不起头来,语文成绩一落千丈,再怎样乐观也无法将心中的伤口缝合。总是一味地用“粗心”、“本来就会”的一类的语言来搪塞,但还是说明自已的学习不扎实罢了。我似乎是那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原地打转,迷失了方向,再也看不到那激起我斗志的曙光了。
一味地在沉沦着,等待着没入沧海深渊的黑暗……
直到那天清晨——
依稀记得,我是被一丝光亮照醒的。我坐起身来,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眼前的一幕是我从未见过的,使我震惊:只见一轮红日露出了一半娇羞的面容,从东方缓缓地,登着云梯,她的长裙铺满了天空的东面,朦朦胧胧,壮观得令人叹为观止。虽说天空中只有单调的色彩,不如晚霞那么丰富,但它却从骨子里透着一种坚定;会将光明带来每个角落。此时此刻,与东相反的西面的天空还是灰蓝色的,东边的天空却早已布满了橘红色的丝绸了。我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我可以像这样,绽放出火红的花吗?
其实,每个人都是太阳,有的高高悬挂在天空的正中央,以自已强大的影响力使众人膜拜,有的或许在西边的边缘上,留下绚丽的烟火随之消失。在我们的成长路途中总是起起落落的,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已永远在天空的最高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总会经受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坎坷。我们所要做的,便是披荆斩棘,跨越鸿沟,以自已坚强的毅力,重新从东方崛起,绽放属于自已的那一抹色彩!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不能因一些小小的挫折所击垮,我要让它们成为“过去式”,要迎接“将来时”,绽放像朝霞那样的,一抹光鲜艳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