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褪色的照片,两只老猫,一对老人。
照片中那位挺直了背,姿势显得很僵硬的老人,在照片中显得格外注目。在旁边的老伴露出满脸幸福,笑得合不拢嘴。这张富有年代感的老照片,没有现代化的绚丽颜色;没有打印出来的生疏感;没有任何的多余装饰,简简单单的快乐在照片中完全显露出来。
先来说说照片中的主人公---我的爷爷奶奶。短白发的奶奶,头上却有两颗充满活力的樱桃夹在头发上。这可能就是奶奶梦寐以求的——当一回年轻人,回到那时的青春年华。而爷爷穿着一身整洁的衣裳,唯有那鞋子跑错了片场,是一双土里土气的军布鞋。好像,爷爷穿过最为多的就是他认为很舒适的军布鞋。记得老爸总是很无奈的对爷爷说:“您老换双鞋吧,又不是钱不够用,总穿这一种鞋多难看。”“你懂个啥呀,这鞋哪比你们奇奇怪怪的鞋难看啦,你那话才错了呢”!爷爷用一口接地气的方言回答道。哈哈,看到这张照片,那有趣的对话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爷爷喜欢阿猫阿狗,但可能是因为猫的温顺,爷爷更宠猫。也不知道爷爷哪来一股神奇的力量,到处的流浪猫总打着可怜的名号在爷爷家中蹭吃蹭喝。奶奶见了这些小动物就像见到了害虫,总投去一种讨厌的目光。奶奶生来厌恶猫狗,嫌麻烦。可爷爷的爱好恰恰是与动物结伴。瞧!在爷爷的脚旁,那两只上了年纪的老猫也凑成了温馨的一对。
再看看他们坐的小木椅,虽不华丽,可却精致。每当中午的阳光高照,爷爷便会搬来一把小木椅放在院子里,捧起一份报纸享受。奶奶便会坐在木椅上弯下腰择菜。这木椅就是爷爷奶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回忆。
最后,是装满回忆的老院子,爷爷奶奶一生都拿它当至高无上的宝贝,甚至比命还重要。因为这栋老屋子的重要,所以他们才会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家作照片背景。这院子,还真比任何美景都漂亮。
照片里的故事,一对老人的美好点滴……
故事的契机,是那根在黄昏下显得尤为突兀的,纯白色发丝,那个歪着头拎起一根白发的女人,是我的母亲。
自从发现了那根白发,许多事情连锁发生,她忽然发现年幼的女儿已出落的亭亭玉立,与自己并肩,她忽然发现鱼尾纹已开始肆意生长;她忽然发现旧日出门被唤成姐姐,现已改口成了“阿姨”,她忽然发现许多面孔变得前所未有的稚气,她发现自己老了。
童年里,她总是扮演着“刚柔并济”的角色,她有时很严厉,皱着眉头,抿紧了双唇,散发着凌厉的气息,站在我身后,几乎挡去所有的光线,伸出手指不住地在作业本上戳戳点点,这时的我就像沙漠里的小草,龙卷风来临时,始料不及,无处躲避。她有时也很贤惠,放学后的家中总会飘着饭菜香,自然全是我的最爱,那混着各种香气的舒适感总能准确引出食欲,她激情澎湃地宣告就餐,我小鹿般欢快的跑去,这个画面,一直是童年中最柔软的记忆珍藏。
那时候的她应了那句“东边日出西边雨”,在大发雷霆后又脸色一转,恬静地切菜洗碗,随波起伏的我也是一会儿屏住呼吸一会儿释然放松,结局以我的吐舌长叹告终。
长大后,她磨去了一切棱角,变得一味温和,经常得体的无可挑剔,所有的事总是云淡风轻地处理,像悠悠春风,和煦,安宁,水波不惊。
此时的桌前,就摆放了她刚调的牛奶,细啜一口,依旧香甜。
想起初中上学的第一天,放学时,天空已有些昏暗,滚动扶梯的上升,使她的样子一分分清楚,华灯初绽,柔和的路灯光洒在她有些苍白的双颊上,勾起再熟悉不过的微笑,她用慈爱的,的温润目光,仔细瞧我个遍,然后,慢慢张开双臂。一刹那,一股暖风翩跹而过,我扑入拥抱,十几年如一日的香气像只手,迅速的,拂去了一整天的紧张不适,闭上眼,无言感受这一刻无法描述的融洽时光。
是的,我和母亲像多年带刺的刺猬,脱去那隐藏情绪的护甲,互相给予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拥抱,很奇妙,突然间,彼此都释然了。
我的母亲,不曾吟过春花秋月,不曾有过似锦生活,她很平凡,像这座城市里的大部分人一样,但对于我来说包涵了所有的心事的她,像日也像月,热情又温婉,任河流改变方向,她都是我最最重要的母亲。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看你,就老了。”流泄出来的歌词,使已现微胖的母亲湿了眼眶,我知道,侵入眼角的皱纹,有些臃肿的身躯,像岁月流过的痕迹,它一一宣告着,我与母亲12年的相守时光。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远方终将抵达,愿爱我的你一直陪伴在左右。别在意发间的银丝,你永远是我心中的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