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我都会闻到家人团聚的味道。那团聚究竟是什么味道呢?让我们一起尝尝吧!
每年的年初二,我的外婆都会准备一顿丰富美味的饭菜招待我们的。今年的年初二一大早,我一家人就来到外婆家了,一到外婆家,我就看见外公和外婆在厨房忙碌着了,外婆在炒肉,外公在洗菜。妈妈马上也跟着帮帮忙了。不一会儿,一顿丰富美味的饭菜做好了。这时,大姨一家,舅舅一家,还有别的亲戚们陆陆续续地也来了。外公从厨房里走出来看看说:“人来齐了吧!准备开饭了!”听到外公的声音,全部人都帮忙开饭:有的人摆碗筷,有的人摆桌椅,还有的人端饭菜。我们一边吃一边称赞外婆做的菜美味,外婆听了笑着说:“你们喜欢就好,多吃点吧!”吃着吃着,突然,一位很老的姑婆一家也来了。我记得她是住在香港的。这时,外公和外婆马上开心地上去迎接她们了,外婆对姑婆说:“今天气有点冷,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哟!”姑婆握住外婆的手慢慢地说:“为了能和你们团聚,天气冷点我都要从香港回来哦!开心呀!”接着,外公就扶着她坐下来一起吃饭了。
吃完饭收拾完后,孩子们开心地玩游戏;年青人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有的谈工作情况,有的谈孩子的学习情况;老人们也坐在一起互相问候。看,整个家都被欢笑声充满了。这是多么欢乐,多么温暖的味道呀!你们闻到了吗?
家人团聚的味道“甜”得令我难以忘记,希望下一次团聚的味道更浓点!
折一枝腊梅,抚一缕清风,品一盏香茗,掇一片红枫。赏一轮明月,独倚小楼西栏,面看万家灯火璀璨,不比,静听细雨霖霖之音。
居一间陋室,归一园躬耕,扇一把蒲扇,憩一棵梧桐。君若问我何为乐?闲适之时忆旧勇。君问我何为美?且听穿林打叶声。
——题记
微露点滴,沾衿落袖。归家之际,大雨滂沱。清晨醒来,窗户上出现了一层薄露,从上至下流过,在窗户上“刻”下一道道痕迹。拭去露水,窗外朝雾蒙蒙,看来今日应有一场雨降临啊。果不其然,放学时,雨终于来了,但那不是绵绵细雨,而是大雨从天际倾泻而下。雨点打在身上,竟火辣辣地疼,撑着一把“摇摇欲坠”的伞回到家中,全身早已湿透。哆哆嗦嗦地换着身上的衣物,和着几声“雷鸣”。
翌日清晨,雨点稀落。终于盼得,细雨���鳌5诙�天上学,全副武装地站在家门口,却发现雨丝早已稀稀落落。这才是我所期盼的细雨!雨后的空气果然清新,我张开双臂,让这空气多多沁润我心脾。雨丝凉凉的,从脸颊旁、手臂旁划过,丝丝凉意便阵阵袭来。路旁的水洼是一个演奏台,每一丝雨滴都在用心演奏出银铃般的脆响。街上空无一人,唯我与雨为伴,触雨丝,听雨声。
于是,想起了过去。童年之时,最爱细雨漫步,有雨陪伴,丝丝凉意、阵阵静谧,与雨的“擦肩而过”总让我兴奋不已,但长大后,身体变弱了,学业变重了,便再也没有在细雨中漫步。而这次,似老友久别重逢,眼眶不禁湿润。
折腊梅,品香茗,憩梧桐,听雨声。这些从小就拥有的愿望,直至现在仍未实现。是时间冲淡了愿望,还是长大后的双眼蒙蔽了纯真?但是,这些愿望经由这次的细雨,似打开了尘封的宝箱,终于寻找到了宝藏。以后啊,不管前路如何,愿望一定要牢记于心,并努力实现。与雨相伴,与雨同行,倾听雨声,是她,这样告诉我。
听,窗外又下上了细雨,来吧,与雨来场优雅的圆舞曲,和着水洼中的脆响,似回到了童年时,嘴角露出了笑容。即使时间冲淡了愿望,即使双眼蒙蔽了纯真,但雨仍记着你的笑容,你那灿烂的笑容,触雨丝,听雨声,与雨共舞,咧开嘴角纵情欢笑,恰如少年时曾经在雨夜许下的那个“山盟海誓”,心中祈愿,此刻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