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是一个很平凡的字眼,仿佛谁都能做到。但是,我却想说:它并非你想的那么简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这个平凡的“鼓励”字眼让我有了一次美好的人生经历。
有一次学校举行月末考试,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我却被出来的考试成绩打击的“蓬头垢面”,拿着这样的成绩回家,爸爸妈妈不得把我切成“肉丝”,我心里想不如不回家。
回家将面对父母的批评,在学校又怕面对同学的嘲笑。犹豫不决的我在家门口踱来踱去,最后还是硬着头皮鼓起勇气走进家门,恍惚间还差点摔倒。
进了家,妈妈并没有询问我成绩的事情,更别说“严刑逼问”了,她满脸微笑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在妈妈的温柔怀抱里松口气,以为妈妈不知道考试这件事情,吃过饭,连我都快忘了糟糕的考试成绩时,妈妈却向我提起。
我当时都蒙了,瞬间想起学校和家长都有手机信息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同时感觉到从内到外如同被冷冻似的,我不敢抬头和说话。
沉默片刻,妈妈用安慰的语气温柔的对我说:“没事,别害怕也别伤心,这次的考试可能是个小意外,平时多努力,考试时候要认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一切都会好的。”
听到这些话我就惊奇平时严厉的妈妈今天竟然如此的宽容和释怀。
我不知道当时妈妈的心里在想什么,我就觉得自己对不起爸爸妈妈平时对我的疼爱和关心。对于这次妈妈的鼓励,使我的信心增加,自己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加油。
有的同学说:每逢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到家,父母就会一味的责怪和说“风凉话”。其实父母根本不懂我们的心,我们也想好好学习,可是我们毕竟是小孩子,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天天在耳边喊着“学习”类似的语言,我们也需要理解、宽容和鼓励,哪怕一个简单的拥抱,它也会推动着我们进步。
自信也会在不经意中产生。
我的成绩没有那么优秀,但是通过那次考试使我收获的比成绩更多。
生活和学习需要鼓励,鼓励使我一次次相信自己,也自信满满,即使鼓励隐藏在记忆深处,它仍然像一双大手将我从黑暗中托起,又像一盏灯,指引着我未来的道路。
在珍珠与麦粒面前,公鸡毫不犹豫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麦粒。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如今这世界风云变幻,站在扑面而来的抉择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山林,自然界不同的生物在各自适合的领域自由生活。试想老鹰去了大海,鱼儿进了山林,老虎上了天空,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自然界用存亡的法则告诉我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沿着历史的车辙往回走,宋有苏东坡顿悟隐逸山水,唐有李太白啸歌浪迹天涯,晋有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他们都在经过一番颠簸后,知道自己并不适合官场,自由不羁的生活才是自己的归属。倘若他们执迷于官场,哪里会有“把酒问青天”的潇洒,“落花盈我衣”的超脱,“悠然见南山”的高远。
穿洋越海,太平洋的彼岸亦是如此,战功赫赫的艾森豪威尔退役后出任了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一职。在世人看来,统帅几百万盟军的五星上将管理一个大学肯定是轻而易举。但事实非如此,艾森豪威尔连第一天的部门负责人的发言都没法听下去,后来找了个借口“请长假”全家移居法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如是说:“艾森豪威尔对哥伦比亚大学的影响为零,他在任时等于没有校长。”一位指挥盟军的将领竟然无法管理一个小小的大学?每个人都在特定的领域有着独特的天赋,如果你不能认清现实,盲目选择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路,等待你的唯有失败。艾森豪威尔后来也认清了这一点,他拥有政治军事的才能,所以他参选了总统,大获成功。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那么,适合其他人的事物,就不一定适合自己。由是观之,人要成就自我的价值,就必须在抉择面前选择适合自己的。
自然如此,人类如此,社会亦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一阶段,不根据国情,以阶级斗争为纲,使中国被时代远远所抛弃。1978年邓小平坚持改革开放,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短短几十年,中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已经站在了世界民族之巅。如今有中国学者提出:中国要想再来一次加速,就应该再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这种思想真的能够扭转中国企业家喜欢复制他国产品的“复制思维”,把C2C由copytochina变成creattochina,中国之又一次飞跃可待矣。
小至个人,大至国家,时时都在面对抉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缔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