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龙文化作文6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19

他无所不能,用他那富有“魔力”的气魄,获得人们的赞赏,让人们在古诗里、文章里、赞美他;用他那无畏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们通过建筑,历史,歌声来传承着他,让他永存世间!他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奇动物——龙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一提起他,这首歌就回响在我的耳畔。数千年来,龙的影响延伸到中国文化多个领域,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

从古代的“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一初判,洪荒若始分。”到现代的“贯斗双龙”“神龙见首不见尾”,可见龙被国人赋予了多少的期待与盼望!龙文化上下八千年,渊远而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作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在中国历代正史记载的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其他类型的文献更是庞大。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一系列活动,节目也都少不了龙。古代人们常常把龙刻画在各种各样,的青铜器,瓷器上,象征着美好,顺利与富足。

他还是东方神秘主义的一个特有形式,国人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将“龙”注入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内涵,形成了中国文化特殊的印记。

如“游手环竹箔作笼状,蒙以��,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所言,现在人们为了把龙文化传承下去,在每年的元宵时,都将舞龙灯作为庆祝的形式之一。还有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节”,据说,“龙抬头节”可能是从上古的“龙见而雩”演化而来……

龙文化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巨龙脚下成长起来的我们,更应该将这一文化继承弘扬,让中国“龙”再一次腾飞于世界的东方。

外婆的家是个大家庭,两个阿姨,一个舅舅,还有我妈妈,现在都已成家,还添上了我们表兄弟妹四人,每次到齐坐在一块儿吃饭一定会把整个大圆桌都围的水泄不通。可是每年去外婆家吃年夜是一直延续的习惯,谁也不曾更改。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大年三十的太阳刚刚升起,外婆外公就早早的起床去镇上赶集。他们要确保能够采购到最新鲜的食材和最可口的食物,所以必须要越早越好,生怕去晚了,挑不到想要的。

午饭时间刚过,只见外婆就已经在厨房里张罗开了。一早就宰好的鸡开始在锅里炖着了,那纯香的味道弥漫着整间屋子,让我们总是停下开心的脚步往里张望,恨不得咬一口先解解馋;还有那红烧肉在“滋滋”地响着,那可是外公的拿手绝活。那家猪的肉先在水里煮熟,拿出来切成一块块小正方形的,然后再倒入油,加上糖在锅里慢慢煎着,等糖汁熬出了,再倒入切好的肉煮,整整需要煮上一个下午,那红红的肉才会入口即化,吃着满嘴留油,想着想着我的嘴里已经满是口水。我们努力地克制着,只为爸妈让我们要做个好孩子,不能偷吃,不能打扰到忙碌中的外公外婆,呵呵,这样晚上才会有更多的压岁钱哦。

在厨房的另一个角落里,一块块方方正正的麻糍整齐的排列着,有白色的,还有青色的。妈妈告诉我,那是白麻糍,另一种是青麻糍,它们都是用糯米捣成的。那青色的麻糍里只因加上了一种艾青,所以颜色才会是青色的,吃起来还有一股野菜的清香。那麻糍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常的麻烦。特别是青麻糍,那艾青是野生的,先得去田间采回来,还要挑洗干净,再煮好晒干待用。反正,一块麻糍需要十来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在我们这一代,只有吃的份,完全复制不出这么复杂的食物。所以每次我都好珍惜有麻糍吃的日子,当然也只有在非常特殊的大日子里才会做麻糍。大年三十当然是一年之中最特殊的日子了。

我喜欢吃甜食,外婆就会偷偷的在麻糍里放入一勺白糖,让我吃到嘴里,甜在心里,因为那是我和外婆之间的秘密。在家里,我是不允许吃那么多白糖的,妈妈说甜食吃多了,害处比好处多,所以,一定不能让妈妈知道的,要不然又免不了一顿说教。

麻糍的旁边还放着一些尖尖的可爱的粽子,有些地方在端午节才会吃,可在我宁海外婆家,每当过年就会包粽子,里面还会夹着各种蜜枣。那青色的叶子包着的是外婆浓浓的爱,那一根根细细的绳子裹着的是外婆深深的祝福,所以每年过年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终于等到了开饭!

满桌子的人和满桌子的菜,把整个家都塞得满满的。我们丝毫感觉不到拥挤,只觉得内心都是暖暖的。我们高举着杯子,互相说着祝福的话,品尝着满桌的拿手好菜,幸福的年味就在舌尖上慢慢融化。